你和你的化学小组,还有鲁工的技术团队,可以成立一个预研小组,先从理论上研究一下它的可能性。”
林婉晴接过那枚仿佛蕴含着未来科技的碎片,看着上面玄奥的线路图和能量公式,她的眼中,闪烁着学者探索未知领域时的璀璨光芒。
“电磁驱动……这……这是超越时代的技术。放心吧,秦骁,我一定会把它研究透彻!”
新的技术,新的设备,让整个龙巢基地都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希望。
秦骁趁热打铁,立刻制定了后续的研发计划:
一、“龙炎”步枪升级为Mk.III型,采用模块化设计,优化人机功效,并尝试加装简易光学瞄具。
二、“幽灵炮”升级,利用新钢材强化炮管,增加射程和膛压,并配备更精密的炮兵观察镜。
三、“鹰眼二号”计划正式启动,要求鲁工设计一款续航更长、飞行更稳、图传更清晰的无人侦察机。
西、人才培养计划。秦骁让伤势初愈的王大柱,负责从战士中挑选一批脑子活、手脚稳的年轻人,成立“工兵营”,一半跟着鲁工学机械,一半跟着林婉晴学化学和医护。
战争,打的不只是武器,更是人才。秦骁要为龙巢的未来,储备下最宝贵的火种。
就在龙巢基地热火朝天地进行着全面升级时,秦骁大破日军精锐,阵斩王牌特工宫本雄一的消息,也像长了翅膀一样,通过各种渠道,传遍了整个华北大地。
这个消息,在死气沉沉的抗战局势下,如同一声惊雷。
日伪方面,人人自危,将“龙巢”和“秦骁”这两个名字列为了最高等级的威胁。
而在各地的抗日武装中,“秦骁”则成了一个传奇,一个神出鬼没、战无不胜的神秘英雄。无数被日军残害得家破人亡的热血青年和义士,开始想方设法地打探龙巢基地的位置,想要前来投奔。
这天,李猴子带着一个陌生的面孔,找到了正在视察高炉选址的秦骁。
“队长,山外来了个客。”李猴子递过来一封用火漆密封的信件,“他说,是给你的。”
秦骁接过信,看到信封上那个鲜红的,由镰刀和锤子组成的印章时,眼神微微一凝。
他拆开信封,信上的字迹苍劲有力,内容言简意赅。
信中,一位自称是八路军太行军区高级将领的人,首先对秦骁的抗日义举表达了高度的赞赏和敬意,然后,他提出了一个请求——希望能与秦骁见上一面,当面商讨联合抗日,共御外辱的大计。
落款是:陈赓。
看到这个名字,秦骁的心,猛地跳了一下。
他知道,他的“黑科技”,终于引起了这片土地上,那支最坚韧、最顽强的力量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