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后的谷仓飘着陈腐的稻香,我蹲在门槛上替奶奶糊纸鞋时,檐角的铜铃突然响了三声。·w*o*d*e_s,h!u-c/h?e+n?g,.!n*e^t\穿堂风卷起谷壳,在地上拼出个歪扭的人形,而谷仓中央的稻草人,不知何时转动了脑袋,纽扣眼睛正对着我手中的蓝布鞋——那是奶奶入殓时穿的寿鞋。
这是我离开十年的老家,奶奶临终前抓着我的手腕,指甲掐进我掌心:“别碰谷仓第三根房梁,上面刻着你大姑的名字。”她浑浊的眼球盯着谷仓方向,像是被钉在那里的稻草人,首到咽气都保持着这个姿势。
谷仓的木门插着枣木闩,缝隙里渗出霉味,混着稻草的涩。我用发卡撬开门,陈年谷壳在脚边碎成齑粉,第三根房梁上果然刻着“陈秀芳”三个字,墨迹新鲜得像是刚用指甲划上去的。更骇人的是,稻草人的蓝布衫上沾着片指甲盖大小的补丁,布料和奶奶压在箱底的、大姑当年的嫁衣一模一样。
子夜时分,谷仓传来稻草摩擦的“窸窣”声。我攥着煤油灯推开木门,看见稻草人站在月光里,布鞋底沾着新鲜的泥渍,正是傍晚我在祖坟看见的、新翻的黄土。+秒-章_节`小~说/网. ,更/新`最\快?它的纽扣眼睛泛着微光,领口处露出半截红绳,绳尾坠着枚刻着“谷”字的铜铃,和檐角那串发出警告的铃铛分毫不差。
“小穗别怕,”稻草人突然开口,声音像谷壳在磨盘里打转,“1959年饥荒,你大姑把自己捆在房梁上,用奶水喂活了你爸。”它的布手臂抬起来,我看见袖口露出的稻草里,缠着几缕银白的发丝,和奶奶棺木里的陪葬品一模一样,“后来村里人说她是‘谷鬼’,就把她做成了第一个稻草人。”
煤油灯的火苗突然倒向稻草人,我看见它胸前的补丁在蠕动,渐渐变成一张人脸——左脸爬满谷壳状的疤痕,正是老照片里大姑的模样。更恐怖的是,谷仓地面上用谷壳堆出了十二具人形,每具心口都摆着枚铜铃,最新的那具,分明是我今晚的脚印。
“每年秋分,谷仓要收个替死鬼,”大姑的声音从稻草人里渗出来,混着陈粮的霉味,“你奶奶用自己的寿鞋替了你十年,现在该你替她了。”话落时,十二枚铜铃同时响起,我看见谷仓的木柱上刻满了名字,“陈秀芳”排在第一个,“陈桂花”(奶奶的名字)排在第十二个,而第十三个名字,正是我的“陈小穗”,墨迹新鲜得能蹭脏指尖。.\?看?*|书o<>屋¨D\小·\说(网@_ ×?已°±&发\?¢布?最1D新?]章±|o节~±?
我后退时撞翻了谷囤,陈年稻谷里滚出个铁盒,里面整齐码着十二双寿鞋,每双鞋跟都刻着年份:1959、1969……首到2019,正是奶奶去世的年份。最新的一双是蓝布面,鞋头绣着谷穗图案,和我手中未完工的纸鞋一模一样,而鞋里塞着张字条,是奶奶的字迹:“穗啊,谷仓的稻草人要凑够十二双鞋才能换魂,大姑的鞋在第三根房梁……”
稻草人突然动了,布鞋底碾过谷壳,发出“咔嚓”的脆响。我看见它的纽扣眼睛变成了两个黑洞,里面涌出谷壳组成的黑雾,而黑雾中浮现出无数个稻草人,每个都穿着不同年代的蓝布衫,心口的铜铃连成一片,响成催命的丧钟。
“1959年我被吊在房梁上,”大姑的脸从黑雾里飘出来,谷壳在她喉咙处堆积,“他们说把活人捆成稻草人,就能骗过谷神。可谷神要的不是稻草人,是陈家每代人的长女……”她的手穿过黑雾抓住我,指尖是真实的温度,却带着谷仓里的阴凉,“你奶奶当年替我当了十年稻草人,现在该你替她了。”
我突然想起七岁那年,在谷仓看见奶奶对着稻草人说话,她摸着稻草人的蓝布衫流泪,说“秀芳别怕,明年就换小穗来陪你”。原来所谓的“谷仓守灵”,不过是陈家女人代代相传的替死仪式,用寿鞋和稻草人锁住灵魂,让谷神误以为祭品从未断过。
谷仓的木门“轰”地关上,我听见十二枚铜铃在头顶编织成网。稻草人举起奶奶的寿鞋,鞋尖对准我的眉心,而它的布身体正在膨胀,渐渐显出人形——那是奶奶临终前的模样,左腕内侧的烫伤在月光下泛着光,和大姑当年被谷囤砸伤的位置一模一样。
“穿上鞋,谷仓就有新的稻草人了。”奶奶的声音从稻草人里传来,却比记忆中年轻三十岁。我看见她的寿鞋在地上投出巨大的影子,影子里伸出无数稻草编成的手,正把我的脚印碾进谷壳,准备堆成第十三个祭品。
当铜铃第十二次响起时,我终于明白,1959年的饥荒根本没有结束,它化作谷仓里的稻草人,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