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李世民真的对这件事感兴趣,李逸也不再说笑,开始缓缓对李世民两人说出自己的想法:
“吐蕃高原之地苦寒,故而当地人喜好饮酒。¨咸`鱼_看¨书-网. ^首-发,”
“而我听说,现在吐蕃人的酿酒之法名为‘糵法’,通过发芽谷物产生糖化酶发酵制酒。”
“这种方法比较落后,所酿的酒,度数非常低,不要说跟五粮液相比,就算是与大唐原来的酒相比,烈度也远远不如。”
“并且,这种酿酒方法酿出来的酒,很容易酸败,口感很差。”
“这种情况下,如有大唐愿意教吐蕃好的酿酒方法,吐蕃人肯定愿意学。”
“而在教酿酒方法的时候,就告诉吐蕃人,必须要用青稞,才能酿造出青稞酒这种好酒。”
说到这里,李逸停顿了一下,介绍道:
“青稞,就是吐蕃当地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
“因为吐蕃高原相对较为寒冷,而青稞这种粮食作物十分耐寒,最适合大规模种植。”
“你的意思,是说让大唐教会吐蕃人用青稞酿酒,只要吐蕃人喜欢喝青稞酒,就会把大量青稞粮食消耗在酿酒上,如此一来,吐蕃就会出现粮食紧缺的情况。”
长孙皇后觉得自己猜到了李逸的意思。
类似这种情况,其实以前在华夏也出现过。
她记得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之时,曹操为了避免粮食浪费,还特意出台了禁酒令。
“可是,万一吐蕃人不喜欢喝青稞酒呢?”
长孙皇后转念一想,又开口问李逸道。
李逸笑了笑,回道:
“吐蕃人现在用‘糵法’酿造出来的酒太难喝,所以他们一定会喜欢用新酿酒方法酿造出来的青稞酒的。”
“就算他们学会了新酿酒方法,也更爱喝用青稞酿的青稞酒。”
他的语气之中,满是自信。
吐蕃人爱喝青稞酒,这都是后世验证过的事。
在原本历史时空中,吐蕃的酿酒方法是在文成公主嫁入吐蕃的时候得到改进的,因为文成公主将大唐的酿酒技术“麹酿法”带到了吐蕃。
最开始,吐蕃人在学会这种新酿酒方法之后,并没有用青稞酿酒,而是用来酿造米酒等。
但后来,有吐蕃人使用这种酿造技术,用青稞酿出了的酒,并认为这种青稞酒更好喝。
而青稞酒问世没多久,就取代了其它酒,成为了吐蕃人最喜欢、也是最常喝的酒。
不过,话说回来,吐蕃人爱不爱喝青稞酒,其实不重要。
就算这一世的吐蕃人突然异变,变得不爱喝青稞酒,也不影响他想出来的这个对付吐蕃的办法。~小-说+C!M^S· !免?费+阅?读!
而李世民显然已经想到了这一层。
“吐蕃人喝不喝青稞酒,不是关键。”
“只要大唐愿意大量收购青稞酒,把青稞酒的价格升上去,再低价卖给吐蕃人粮食,吐蕃人就会为了赚钱而用大量青稞酿造青稞酒。”
李世民开口向长孙皇后解释道。
“秦叔说得没错,就是这个理,就如同齐纨鲁缟一样,只要吐蕃人都把自己种的青稞拿去酿酒,而改吃大唐售卖的粮食,就已经受制于大唐了。”
“如果有一天,大唐突然把粮食一断,吐蕃就得大乱,毕竟没有粮食吃,那是真的要死人的。”
李逸语气森然的说道。
这下,不仅是李世民,而且连长孙皇后也完全明白李逸的想法了。
“确实,国无粮不稳,只要控制了吐蕃的粮食,就能掌控住吐蕃。”
李世民沉思片刻,觉得李逸想出的这个办法,可行性很大。
不过,要想让这个计划顺利推行,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
“吐蕃虽然是蛮夷之国,不过其能一统高原发展壮大起来,想必国中也有见识非凡的人,你这青稞酿酒控制粮食之策,未见得能在吐蕃顺利推行。”
这是李世民认为最大的漏洞。
吐蕃之主如果是聪明人,就会看出这种做法对吐蕃暗藏着巨大危害,一定会下令吐蕃人用青稞酿酒。
如果做得更绝一点,直接下达禁酒令彻底解决问题。
听到李世民的质疑,李逸淡淡一笑,反问道:
“那当初的鲁国上下,怎么就没看出管仲的险恶用心呢?”
“这……”
李世民愣了一下,这确实也是。
“秦叔,人性贪婪,当代吐蕃之主松赞干布确实是一代明主,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