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留在城里工作,是一家人的脸面,是必须要回报家里的。
朱三还是给家里拿了30元钱回去,虽比第一个月少了许多,可在农村,这也算是一笔很不错的收入了,30元钱在农村可以办不少事情。朱三把这个钱给家里的时候,喉结反复地突突,一直说厂里效益不好了,工资发不出来,等以后厂里好起来了会给家里多拿点儿。
还没等到把拖欠的工资拿到,厂里就宣布要破产清算了。大部分的工人下岗了,愿意留在厂里的只能领取每个月30元的过渡费。有门路的,懂技术的,能走的都走了。
朱三没有走,朱三觉得自己中专毕业,学历虽硬气但不高,没法跟大学生比。
自己虽有一定的技术,但工作时间太短,经验严重不足,技术也没怎么打磨过,
所以离开厂子,并不能保证自己能找到好的工作。
这家工厂毕竟是省属企业,是铁饭碗,如果自己还在厂里,说出去好听,父母哥姐也会觉得有面儿。
于是就想着先在厂里熬着吧。
朱三发现,厂里运营不下去,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厂里积压的产品卖不出去,又没钱革新技术,引不来好的设备和生产线,导致厂里形成恶性循环。
后来,厂里让大家竞聘销售,卖出去的产品,可以享受销售提成。如果销售成功的话,工资会比原来高出好几倍。朱三当仁不让,硬是凭借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赢得了销售员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