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现代生存窒息记
张考功(读某网贷逾期者日记):
“‘第365天:冰箱里只剩半棵白菜,盐也快没了。想出去找工作,hr看我征信报告就摇头。想跟朋友借钱,微信发出去就被拉黑。刚才接到催收电话,说再不还就去我老家贴传单,我妈有心脏病……’此乃某‘征信黑户’日记,写于租住的城中村地下室,每日靠‘超市过期食品’充饥,体重从140斤降到90斤,照镜子时,自己都不认识自己——这不是小说,是某法律援助中心存档的真实案例。”
李司业(展示东京‘信用难民’调查报告):
“日本‘信用信息中心’2023年数据:全国约87万‘信用难民’,其中23.7%因‘无法正常获取食物’需依赖救济。某前公司职员佐藤,因信用卡债务逾期,被公司解雇,租的公寓被收回,只能住‘网吧难民房’(每晚1000日元)。他每天的食物是‘便利店半价便当’(傍晚7点后打五折),有时连半价便当都买不起,就去超市翻‘丢弃食品箱’。佐藤在采访中说:‘我以前是公司的销售精英,现在是垃圾桶里的觅食者,信用没了,人就不是人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贾人(指巷口垃圾站):
“今春吾见一青年在垃圾站翻找食物,面黄肌瘦,衣不蔽体。问之,曰‘姓陈,曾是程序员’。陈某三年前借网贷炒币,亏空五十万,逾期后被列入征信黑名单。公司裁员时,因‘征信风险’首当其冲;想送外卖,平台查征信曰‘高风险人员,禁止注册’;连办张银行卡,柜员都劝他‘您这情况,现金更安全’。陈某租的隔断间到期,房东说‘不敢租给失信人’,他流浪街头,每日靠‘捡剩菜’充饥,有次捡了半袋发霉面包,吃后上吐下泻,被路人送医,医生诊断‘营养不良+食物中毒’,而他连医药费都付不起——这就是‘征信黑了,人就活成了影子’。”
四、征信重建之难:从洗心革面到长路漫漫
(甲)古今自新之路
张考功(书横批“改过迁善”):
“《周易》云:‘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宋太宗时,商人柳某曾因欺诈被列‘商籍黑名单’,后柳某变卖家产,凑钱偿还旧债,又在汴京开‘诚信当铺’,凡典当者,必明言‘物值几何,当银几何’,绝不压价。十年后,官府见其诚信,特赦其出黑名单。柳某临终遗言:‘信用如纸,虽破可补,但若弃之,便是弃命。’”
李司业(引富兰克林《穷理查年鉴》):
“本杰明·富兰克林在费城时,曾因经营失误负债累累,他在日记中写:‘我要重建信用,第一是“透明”,向所有债主说明情况;第二是“节俭”,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第三是“勤奋”,用劳动证明自己值得信赖。’他靠印刷业慢慢还债,五年后还清所有债务,从此‘富兰克林’成为‘信用’的代名词——此乃‘信用破产者,唯诚实可救赎’之典范。”
王贾人(指自己补丁围裙):
“吾师祖曾言:‘民国十八年,吾铺有学徒阿忠,偷掌柜银钱赌博,被逐出师门,乡人皆耻之。阿忠痛改前非,去上海码头做苦力,每日工钱留够饭钱,余皆寄还掌柜。三年后,掌柜感其诚,允其归铺,阿忠从此兢兢业业,终成吾郡有名的‘忠信朝奉’。’今吾围裙上补丁,即阿忠传下之训:‘补丁可补衣,诚实可补信。’”
(乙)现代修复之道
张考功(引《征信业管理条例》):
“我国条例规定:‘不良信息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某前企业主王某,2018年因担保负债被列‘失信人’,此后他摆地摊卖早餐,每日凌晨三点起,风雨无阻。他将‘还债日记’发在抖音,记录每一笔收入、每一笔还款。五年间,他还清百万债务,解除失信惩戒。现在王某开了家早餐店,招牌写‘诚信早餐’,顾客盈门——此谓‘用行动擦黑,用时间洗白’。”
李司业(展示美国‘信用修复’案例):
“纽约司机迈克,2010年信用破产后,做了三年‘代驾’,每笔收入都优先偿还债务,同时申请‘担保信用卡’(需存入保证金),按时还款积累信用。七年后,他的征信分从300涨到680,终于买到二手车,开上了自己的出租车。迈克在纪录片中说:‘重建信用就像爬坡,每一步都难,但只要不停,总能到顶。最关键的是——别再犯同样的错。’”
王贾人(指茶寮外修鞋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