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78小说网 > 杂论对话 > 第345章 非洲钻石商人殖民特许和军阀庇护

第345章 非洲钻石商人殖民特许和军阀庇护

非洲钻石商人(现代非洲):血与火中的“石头生意”——从殖民特许到军阀割据的钻石帝国

一、政治支撑:殖民特许与军阀庇护的“双轨生存”

现代非洲钻石商人的权力网络,始终缠绕着“政治”的藤蔓。??狐±??恋$文-学? ¨|首?=发&从殖民时期的“特许经营”(殖民者将矿权授予少数公司),到独立后的“军阀合作”(用武器换矿权),政治支撑既是钻石贸易的“保护伞”,也是“原罪”的根源——它让商人能垄断矿脉,却也让钻石染上“血的颜色”。

1. 殖民时期:特许经营下的“白人垄断”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非洲钻石被殖民者牢牢掌控。英国、比利时等殖民帝国通过“特许状”,将矿权授予少数公司(如英国的戴比尔斯),形成“合法垄断”,非洲人被排除在产业链上游:

- 矿权掠夺:1867年南非金伯利发现钻石后,英国殖民者通过《钻石 fields 法》(1870年)宣布“所有钻石矿归王室所有”,非洲部落首领仅能获得“象征性补偿”(如几头牛)。塞西尔·罗得斯(戴比尔斯创始人)用武力驱逐金伯利的非洲矿工,1888年成立“戴比尔斯联合矿业公司”,控制南非90%的钻石产量,通过殖民当局颁布“通行证制度”,限制非洲人进入矿区(需持白人雇主开具的通行证)。

- 特许经营制度:殖民者将“独家开采权”授予公司,如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将刚果(今刚果金)的钻石矿特许给“刚果自由邦公司”,公司只需向国王缴纳“特许权使用费”(利润的15%),即可任意开采,非洲人仅能作为“苦力”(日薪不足0.5法郎)。这种“殖民特许”让非洲钻石的“开采-销售”全链条被白人公司垄断,非洲商人仅能参与“低级零售”(在本地市场卖碎钻)。

- 种族隔离的产业链:殖民当局规定“非洲人不得拥有钻石加工设备”“不得与欧洲市场直接交易”。例如,安哥拉的非洲钻石商人若想将原石卖给葡萄牙公司,需通过“白人中间商”,中间商赚取50%的差价——这种“种族隔离的商业体系”,让非洲人永远停留在产业链最底层。

殖民时期的政治支撑,为非洲钻石贸易埋下“不平等基因”:矿权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利润流向欧洲,而非洲人仅能通过“血汗劳动”分得残羹。

2. 现代:与军阀的“武器换矿权”

20世纪60年代非洲国家独立后,殖民特许制度崩溃,但钻石贸易的“政治依附”并未消失——商人转而与军阀、腐败官员合作,用武器、现金换取矿权,形成“血钻贸易”(conflict diamonds):

- 军阀割据下的“矿权分赃”:在刚果(金)、安哥拉、塞拉利昂等战乱国家,军阀通过“武力控制矿区”,再将钻石卖给商人(称为“冲突钻石”或“血钻”),换取武器维持统治。例如,1991-2002年塞拉利昂内战中,“革命联合阵线”(ruf)占领东部钻石矿,用钻石从利比里亚、科特迪瓦的商人手中换取ak-47、火箭筒,每克拉钻石可换100发子弹,ruf的钻石年收入达1.2亿美元,占其军费的80%。

- 腐败官员的“保护伞”:在稳定国家(如南非、博茨瓦纳),钻石商人通过“行贿”获得矿权。2010年曝光的“古普塔家族丑闻”(南非印度裔商人家族)显示,他们向祖马政府官员行贿3000万美元,获得南非北开普省的钻石矿开采权,甚至修改法律(降低环保标准)方便开采——这种“官商勾结”让合法矿权成了“权力寻租的工具”。

- “影子政府”的外交:大型钻石商通过“软实力”影响非洲国家政策,如戴比尔斯通过资助安哥拉政府军队,换取“优先购买政府军控制区钻石”的权利(1990年代安哥拉内战期间);博茨瓦纳的“德比斯瓦纳公司”(戴比尔斯与博茨瓦纳政府合资)每年向政府缴纳“矿权费”(占博茨瓦纳gdp的30%),影响政府的财政决策(如用钻石收入修建公路、学校,换取民众对“外资合作”的支持)。

二、地域基因:资源富集与“矿权垄断”的诅咒

非洲是“钻石的宝库”:南非的金伯利(原生矿)、刚果金的开赛河(冲积矿)、安哥拉的卡宾达(沿海矿),钻石储量占全球60%。\n\i,y/u_e?d`u`.?c′o¨m`但这种“资源富集”反而成了“诅咒”——矿权争夺引发战争,利润外流加剧贫困,而非洲钻石商人的生存,就建立在这种“资源与冲突”的悖论中。

1. 矿脉分布:从“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