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78小说网 > 杂论对话 > 第367章 正大集团

第367章 正大集团

ven外卖)。泰国区ceo则更侧重“本地化运营”:应对泰国的工会谈判(保持罢工率低于5%),处理与农民的关系(如干旱时减免部分饲料款),甚至参与泰国的农业政策制定(如担任泰国饲料协会会长)。这些“臣级”高管多为50岁左右的职业经理人,需同时懂业务、通语言、善外交,是连接总部战略与本地市场的“关键节点”。

“佐”:专业团队的技术支撑。饲料配方师团队(全球1500人)是正大的“技术核心”,他们通过调整玉米、豆粕、氨基酸的比例,为不同品种的猪、鸡定制饲料(如“乳猪料”蛋白质含量达22%,“肉鸡料”则高能量),使正大饲料的养殖转化率比行业平均高10%;7-eleven的鲜食研发团队(曼谷总部50人)每月推出10款新品(如泰式冬阴功汤、中国小龙虾饭团),并根据销量快速淘汰滞销品(淘汰率达30%);还有“政府关系专家”(多为退休外交官),在中国解读“乡村振兴”政策(争取农业补贴),在泰国对接“东部经济走廊”计划(获取土地优惠)。这些“佐级”角色虽不直接创造营收,却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饲料配方每优化1%,就能为集团节省1亿美元成本。

“使”:基层从业者的日常运转。泰国的玉米农场主(平均每户种植5公顷)按正大的标准种植,每公斤玉米可多卖0.2泰铢(溢价10%);中国饲料厂的技术员(多为农业院校毕业生)负责调试设备,确保每小时生产20吨饲料且误差不超过2%;7-eleven的收银员(泰国的年轻女孩为主)要记住500种商品的位置,还能推荐搭配(如“买盒饭送饮料”),她们的服务直接影响复购率。这些“使级”从业者是体系的“毛细血管”,2023年正大全球60万名员工中,基层占比90%,他们创造的人均产值虽低(约5万美元),但胜在数量庞大且稳定,构成了商业帝国的“基本盘”。

六、全球化启示:平衡的艺术

正大集团的成功,本质是“多重平衡术”的实践:在本地化与全球化之间,它用“总部定标准+区域做细节”平衡;在家族控制与现代管理之间,它用“股权集中+经营权分散”平衡;在短期利润与长期发展之间,它用“核心业务稳现金流+新兴业务赌未来”平衡。这种平衡能力,使其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2020年新冠疫情等多次冲击中屹立不倒。

对跨国企业而言,正大的启示在于: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只有因时制宜的智慧。它的饲料厂能在泰国农村用摩托车送货,也能在中国的自动化工厂实现无人生产;它的7-eleven能在曼谷卖泰式奶茶,也能在上海卖粢饭团;它的家族传承能坚守潮汕传统,也能拥抱职业经理人的现代管理。这种“既不丢掉根本,又不害怕改变”的特质,或许是所有全球化企业的生存密码。

从湄南河的玉米地到长江三角洲的养殖场,从曼谷的7-eleven到上海的正大广场,正大集团的故事证明:商业的本质不是征服,而是适应——适应不同的政策、文化与市场,在差异中找到共性,在变化中坚守内核。这,正是这家华裔企业跨越百年、立足东南亚、深耕中国、放眼全球的终极秘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