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州城的清晨,阳光洒在古老的城墙上,为这座城市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狐¨恋.文*学¨ `已\发*布.最,新/章\节?城内的市集已经开始热闹起来,商贩们的叫卖声、行人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lively的生活画卷。然而,在这平静的表象之下,战争的阴云依然沉重地压在每个人的头顶。
城西的官道上,一队商队正缓缓行进。驼铃声清脆悦耳,打破了清晨的宁静。这是一支来自西域的商队,他们穿越了漫漫黄沙,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了邕州城。商队的首领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胡人,名叫阿卜杜拉,他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眼中却闪烁着商人的精明与坚毅。
“各位,我们终于到了邕州城。此地乃是兵家必争之地,大家要格外小心。”阿卜杜拉站在驼背上,高声对身后的商队成员说道。他的声音沙哑而有力,穿透了清晨的薄雾。
商队的成员们纷纷点头,他们身后的驼峰上堆满了货物,其中最显眼的是一些奇形怪状的铁器。这些铁器被厚实的棉布包裹着,不时透出一丝寒光,它们正是西域先进的火器——火炮与火枪。
“阿卜杜拉,我们这次带的火器,真能卖给宋军吗?我听说他们对火器的要求极为苛刻。”一名商队成员忍不住问道,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担忧。
阿卜杜拉微微一笑,他的目光穿透远方的城门,仿佛看到了交易成功的场景。“宋军正急需火器来增强战斗力,我们的货物正是他们所需要的。只要我们能证明这些火器的威力,就不愁他们不买。”
商队进入邕州城后,立刻引起了守军的注意。城门处的士兵们迅速上前,将商队团团围住。一名魁梧的守军将领快步走来,他的眼神锐利,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看¨书¢屋! ~首′发\
“你们是何人?从何处来?到邕州城有何贵干?”将领的声音洪亮而有力,他的目光扫过商队的成员和货物,停在了那些用棉布包裹的铁器上。
阿卜杜拉跳下骆驼,快步上前,双手抱拳:“将军,我们是西域的商队,从敦煌出发,历经艰险来到贵城。我们带来了西域的特产,希望能与贵军做笔生意。”
守军将领的目光依旧警惕,他伸手一指那些铁器:“那些是什么?若是武器,你们可得给我个合理的解释。”
阿卜杜拉心中一凛,他明白守军将领的担忧。为了证明自己的诚意,他决定展示火器的威力。他迅速从驼峰上取下一个火枪,递给将领:“将军,这是我们的火枪,您可以亲自试射。”
将领接过火枪,感到一股沉甸甸的分量。他按照阿卜杜拉的指引,装填火药和铅弹,然后对准城外的一块巨石扣动扳机。一声巨响,火枪喷出一团火光,铅弹呼啸着飞出,精准地击中巨石。巨石应声而裂,碎石飞溅,尘土飞扬。
“好!好!这火器果然厉害!”守军将领大喜过望,他的眼神中透着一股振奋,“你们的火器我全都要了,立刻随我去帅府见狄帅。”
阿卜杜拉心中大石落地,他知道这笔生意成了。商队的成员们也松了口气,他们纷纷开始卸货,准备将火器交付给宋军。
在帅府内,狄帅和岑侯正在商讨战事。得知西域商队带来了先进的火器,狄帅立刻召见了阿卜杜拉,并亲自检验了火炮和火枪。
“这火炮的威力巨大,这火枪的射程和精度也远超我们现有的武器。”岑侯拿起一把火枪,仔细检查后说道,他的眼神中透着一股赞赏。
狄帅点了点头,他的目光中透着一股锐利:“这批火器正是我们所需。立刻安排付款,将火器全部收购。+2¨3·d·a¨w¨e_n.x~u.e~.!c-o`m\同时,安排士兵学习火器的使用方法,尽快将其投入战场。”
随着火器的加入,宋军的攻击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士兵们在训练场上反复练习火炮和火枪的使用,火光与硝烟成为训练场的常态。火器的轰鸣声,仿佛在诉说着宋军对胜利的渴望。
“有了这些火器,我们在战场上的攻击力将大大增强。”年轻士兵小李在训练后兴奋地对同伴说道,他的眼神中透着一股自豪。
“是啊,这西域的火器,可真是改变了战争的规则。”另一名士兵回应道,他的目光中透着一股期待。
与此同时,邕州城的东郊码头,也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从东海沿海迁徙而来的遗民,世代以航海为生,拥有精湛的造船技术。他们驾驶着几艘精美的小舟,顺流而下,来到了邕州城的码头。
这些遗民的首领是一位老船匠,名叫林远舟。他年逾六十,却依然精神矍铄,眼神中透着一股对大海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