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78小说网 > 玄桢记 > 第219章 路旁老人忆旧事,相与感激皆涕零

第219章 路旁老人忆旧事,相与感激皆涕零

卷首语

《大吴会典?都察院篇》载:"凡御史台弹劾宗室,需三法司会审,御史当具实陈奏,若证据确凿而宗人府袒护,许御史直叩宫门面圣。_d.i.n/g.d`i-a_n/s¢h!u.k¨u\.?c.o/m?其在京衙署周遭,设玄夜卫轮值巡防,擅动刀兵者,按 ' 谋刺风宪官 ' 重处。"

汝南晨鸡喔喔鸣,城头鼓角音和平。

路旁老人忆旧事,相与感激皆涕零。

永熙六年仲夏,京城朱雀大街的青石板蒸腾着暑气,谢渊怀中的茶饼被油纸层层包裹,断口处却仍像枚生锈的铁钉,一下下硌着他的肋骨。油纸边缘沾着的庐山晨露早已干涸,只留下淡淡的水痕,如同老茶农王顺昌临终前浑浊双眼中滑落的泪。当都察院朱红大门上的铜钉在烈日下泛着冷光时,他下意识摸了摸官服内袋 —— 那里藏着从布政使司库房偷抄的铸钱模子图纸残片,此刻正与怀中茶饼隔着薄薄一层衣料,仿佛两颗即将相撞的雷。

玄夜卫统领苏砚的示警声撕裂热浪时,谢渊刚踏上都察院门前第三级台阶。飞箭破空的锐响紧随其后,他本能地旋身翻滚,肩头的皂色官服被剑气割裂,露出内里浸血的汗巾 —— 那是用茶农送他的粗麻布缝制的,此刻粗糙的纤维正摩挲着渗血的伤口,像极了老茶农们布满裂口的手掌。`s,w¨k~x¨s_w/.,c~o^m¨

十二名黑衣刺客从檐角蜂拥而下,刀刃划破空气的尖啸声中,苏砚手持梅枝大喝一声。那梅枝是今早谢渊路过御花园时折下的,本想用来比对茶饼刻痕,此刻却在苏砚手中折成两段。暗卫们迅速用梅枝交错结成防御阵,枝干碰撞的脆响混着闷哼,在空荡的长街炸开。

"大人快走!" 苏砚后背插着三支淬毒弩箭,仍死死挡在谢渊身前。谢渊弯腰去扶时,瞥见对方掌心的半月形老茧 —— 与他在江西见过的无数茶农手掌上的印记如出一辙。苏砚颤抖着将半片带血的梅枝塞进他掌心,喉间发出气若游丝的声音:"断口... 对..." 话音未落,匕首已贯穿咽喉。温热的血溅在谢渊脸上,混着梅枝的清香,刺得他眼眶生疼,恍惚间又看见王顺昌咳出黑血时,指缝间掉落的半片茶饼。

躲进都察院角门的阴影里,谢渊的手指还在不受控制地颤抖。他摸出怀中茶饼,借着角门灯笼昏黄的光,将梅枝断口缓缓贴近茶饼边缘的刻痕。木质纹理与茶饼表面的压痕严丝合缝,在光影交错间,竟勾勒出钱币模具的轮廓!他的太阳穴突突直跳,想起布政使司库房失踪的铸钱模子清单 —— 那上面缺失的关键部件形状,此刻正清晰地映在眼前。/w*a′x?s\w`.*c~o`m?

"谢御史好手段。" 萧栎的声音从暗影中传来,玄色披风扫过地面扬起微尘。他手中捧着的宗人府玉牒在灯笼下泛着冷光,谢渊注意到玉牒边缘有被利刃小心割开的痕迹。萧栎从夹层中取出张泛黄的纸,上面用茶渍写成的字迹早已干涸:"茶税加征,实充私兵饷。" 萧栎的指尖划过字迹,"这是李昭用刀挑开玉牒装订线,蘸着茶水写在夹层里的。我比照了他三年来所有文书的笔迹,确认无误。"

文渊阁弹劾奏章递到御前时,谢渊正在三法司与仵作们反复查验物证。他用镊子夹起奏章边缘的艾草碎屑,放在载玻片下仔细观察 —— 碎屑的形态、纤维结构,与茶饼、税单上提取的样本分毫不差。当刑部侍郎拍案怒斥他 "构陷亲王" 时,他举起从工部借来的投影设备,将茶饼与梅枝拼接后的模具轮廓投在白墙上:"诸位大人请看,宁王私铸钱币的模子形状,与布政使司丢失的铸钱模具记录完全吻合。"

"一派胡言!" 礼部尚书猛地站起,官服下摆扫翻案上茶盏。谢渊盯着泼洒的茶汤在奏章上晕开,脑中迅速闪过在江西收集的数百份文书档案。他抓起奏章,指着水渍晕染处的纹路:"此奏章所用纸张,纤维排列与江西贡纸特征一致。而边缘暗纹,正是用茶梗压制的防伪标记 —— 这与宁王庄田火漆、税单上的防伪手段如出一辙。" 他顿了顿,从袖中取出本厚厚的勘查笔记,"这些是我在江西实地走访时,记录的所有使用相同防伪标记的文书物证。"

永熙帝的冕旒在龙椅上方轻轻晃动,将谢渊的影子拉长投在金砖地上。他展开宗人府玉牒,指着夹层里用茶渍书写的密语:"陛下,宁王以茶税加征为名,行私铸钱币之实。其火漆印信、黄册文书、钱币模具,皆以茶为媒混淆视听。" 说着呈上梅枝与茶饼拼接的实物,以及工部出具的模具比对报告,"就连都察院遇刺,刺客留下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