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是从矿场带回的证物,也是打开这张巨网的钥匙。
"大人," 周立捧着染血的火漆印模奔来,"在暗格搜到这个!"
印模上的三叠竹纹还带着新鲜的刀刻痕迹,竹节处三道横刻清晰可见 —— 正是押官临终前比划的暗记。谢渊望着印模底部的 "热河卫" 三字,忽然想起《卫所火漆谱》的最后一页:宁王旧部的榷卫铁环,正是用这三道横刻区分调令真伪。
暴雨冲刷着京城的青石板,谢渊站在宋王府门前,任雨水冲刷验印锥上的血渍。他知道,明日早朝将是一场硬仗:宋王的调令、秦王的骁骑营、赵王的弹劾,都将在这小小的火漆印前无处遁形。而他手中的证据,不仅是宋王异动的罪证,更是撕开九王夺嫡乱象的利刃。
远处传来五更的钟声,谢渊望向紫禁城方向,冕旒下的永熙帝是否知道,这场围绕铁砂与火漆的博弈,早已超越了调兵本身?他握紧印模,火漆的余温仿佛在提醒:大吴的律法,绝不能成为权欲的火漆,任人熔封篡改。
喜欢玄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