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证据,同时搜集赵王的罪证,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楚王则在府中惶惶不安,后悔自己卷入这场纷争,却又不知如何是好,只能寄希望于销毁部分证据能躲过一劫。黑暗中,各方势力都在紧锣密鼓地行动着,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逼近,而谢渊,已然成为这场风暴的中心,独自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与挑战。
戌时,寒风裹挟着细雨肆虐京城,街道上空无一人,只有雨滴打在青石板上的声音。谢渊站在御史台的露台上,望着皇宫方向若隐若现的灯火,那微弱的光芒在风雨中摇曳,仿佛随时都会熄灭。“大人,韩王传来消息,在一处废弃矿洞发现新的舞弊账本,上面记录着各方分赃明细。” 周立的声音在风雨中显得有些模糊。
谢渊握紧腰间早已布满锈迹的佩刀,刀刃在闪电的照耀下泛着寒光:“备马!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有多少权贵阻挠,我们都要将这场舞弊案查个水落石出。还科举一片清明,还天下学子一个公道!若不能肃清这些腐败,我谢渊誓不罢休!” 他转身踏入雨幕中,身影逐渐消失在黑暗里,坚定的步伐仿佛在向黑暗势力宣战。而在这黑暗的笼罩下,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才刚刚开始,一场关乎国家未来、学子命运的终极战斗,即将拉开帷幕。
卷尾
太史公曰:观永兴朝乡试之弊,可知科举重地,早已沦为权力角逐的修罗场。赵王借墨锭构陷,意在铲除政敌;成王蒙冤力辩,只求自保;韩王谨慎周旋,试图平衡各方;楚王自辩露馅,难掩心虚。谢渊以微末物证为刃,于笔墨纸绢间抽丝剥茧,却遭各方阻挠。朝堂之上,官官相护,利益勾连盘根错节,舞弊案背后的势力网络庞大而复杂。科举舞弊,不仅是对学子寒窗苦读的践踏,更是对国家选拔人才制度的破坏。谢御史能否冲破重重阻碍,斩断利益链条,还原真相?吾辈唯有屏息以待,盼浩然正气涤荡污浊,使大吴科举重拾公正,让天下寒士得以凭真才实学入仕报国,不负十年寒窗苦读之志,重振朝纲,还天下太平。
喜欢玄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