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米须即时入仓\" 条。现粮米已归仓,附盘查记录及新制仓封规制。
其九 严核考成(对应《大吴会典?考功》卷十二第七款)
勘正吏部考功司评语不实者十九员,内晋王党羽七人。人证:考功司吏员张升等三人供状;物证:被篡改的考成簿(纸页薄厚不一,潞州桑皮纸为证)、晋王赏赐田庄地契;法证:《考成法》\"评语需三方会签,不得私改\" 条。已另造清册,请吏部复核。
其十 禁绝私铸(对应《钱法条例》卷七第三款)
查获晋王府私铸局两处,起获铜模五十一具。人证:私铸工匠陈大等十三人;物证:红胶土范模(与娘子关地窖土质一致)、废钱残片(含锡铅比例与官钱不符);法证:《铸钱令》\"私铸者斩,家属流放\" 条。附私铸流程图纸,已呈工部。
其十一 申明军纪(对应《军律》卷二第九条)
整肃边军冒饷,追讨大同镇将校侵吞银六万两。*天<=(禧?¥小%$说*1ˉ网·^ ?*最\a-新^_章′`节¤?更μ新??¨快,¨ˉ人证:前总兵府书办吴贵;物证:饷银发放底册(领饷印模与实际兵额不符)、晋王府赏赐清单;法证:《军律》\"克扣军饷,满贯者凌迟\" 条。现银已解太仓,附新制饷银发放流程。
其十二 请立永制(对应《大吴会典?宗藩》卷二十一第五条)
奏请立定宗藩赋税永制,凡亲王禄米外不得干预盐铁榷税。人证:三法司主官联署建议;物证:历代宗藩逾制案例(永熙朝襄王案等);法证:《祖训》\"宗藩食禄不治事\" 条。末附《宗藩税则十二条》,依会典增订,望陛下准行。
疏末
臣闻:\"法者,天下之程式,万事之仪表。\" 今所陈十二事,皆关三晋民生、社稷安危。每一事皆有证可考,每一款皆有法可依。伏望陛下:一敕三法司严鞫晋王案,二令六部按律追赃,三准所拟永制以杜后患。臣虽肝脑涂地,不敢辞也。
臣谢渊 顿首
德佑十年十一月廿八日
谢渊的回音震得殿角铜铃轻颤:\"臣谨以十二事奏陈,每事皆遵《大吴律》《大吴会典》,附三证以呈:一曰人证,二曰物证,三曰法证。\" 他转身时,绯色补服的獬豸纹扫过烛烟,第一箱案宗的紫铜封条 \"咔嗒\" 断开,三十七份《考成簿》在玉案展开,每册骑缝处都钤着耆老血指印:\"其一整吏治,纠劾贪吏百二十员,\" 狼毫挑起潞州知州李通的供状,\"按《职制律》卷三第二款,' 贪赃满百两立斩 ',此李通判侵吞赈粮三千石,赃银折合两万四千两,\" 指节敲在账册 \"晋王府分润\" 的朱批上,\"刑房已备斩立决文卷。\"
殿中御史们的交头接耳声突然凝滞。谢渊走向第二箱,掀开油布时万点盐晶反光刺眼:\"其二理盐政,革除晋王分润旧弊,复永熙朝每引二钱五分制,\" 展开的《河东盐商纳税册》上,朱砂勾稽线如蛛网密布,\"去岁三月至六月,实收税银十八万两,\" 指尖划过德佑帝朱批的 \"大同边军粮饷\",墨迹透纸三分,\"较晋王擅改的 ' 每引三钱 ' 旧制,多征三万七千两,户部左侍郎王翱的签收钤印在此。\"
户部侍郎周瑄突然跨出半步,蓝宝石帽顶撞落烛泪:\"谢大人擅改税则!《盐引条例》卷七明载:' 非奉诏不得更动旧制 '!\"
\"周大人且看此件!\" 谢渊抖开黄绢封皮的《盐法条例》,永熙帝朱砂御批 \"盐税苛重者,巡按可临时裁夺\" 在烛下显影,\"五年春正月,先帝南巡河东,亲见灶丁赤足扒盐,冻裂趾骨,\" 指腹抚过圣训旁的墨批,\"此条正是遵先帝遗泽,\" 突然提高声调,\"敢问周大人,去年你为晋王府代拟的《盐税条陈》,为何与先帝旧制相悖?\"
周瑄狠狠叩首在地,蟒袍袖口的盐晶簌簌掉落:\"盐商联名状告大人苛政!\"
\"联名状?\" 谢渊冷笑,吏员捧上的檀木匣内,二十三家盐商的红泥手印按在泽州桑皮纸上,\"此纸内夹潞州棉线,\" 抽出《盐运使李正弹劾状》,\"而李正书房搜出的晋王府密信,\" 举起九叠篆火漆封缄的信函,\"恰用同款纸张 ——\" 火钳挑开蜡封,内页 \"分润五成\" 的蝇头小楷与周瑄去年的贺寿帖并置,\"翰林院侍书已鉴定,运笔力度同出一手。\"
金銮殿内倒吸冷气声如浪涌。谢渊踢开第三箱,三副锈蚀甲叶跌落在地,甲片内侧的 \"晋\" 字暗记在烛光下泛青:\"其五核军伍,清退占役兵丁八千三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