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獬豸纹铜符,\" 他抽出腰间符验,黄铜獬豸双目在月光下炯炯如炬,\"尔等所持鱼形木符,\" 马鞭轻点符验边缘磨损处,\"漆色剥落处可见成化年号,\" 指尖蘸取火漆印泥置于鼻尖,\"暗红如血,此乃晋王府私矿红胶土混太行松香所制,\" 目光扫过对方骤缩的瞳孔,\"与去年潞安驿站查获的私铸符验,\" 指节敲在马鞍侧悬挂的《禁绝私铸案宗》,\"印泥成分相差不过毫厘。!天*禧?小`说¢网. ?更¢新^最.快^\"
为首驿卒额头冷汗浸透鬓角,喉结滚动却强作镇定:\"大人明鉴,小的奉命...\"
\"住口!\" 张淳打断对方,马鞭劈手夺过腰牌,借月光细辨背面:\"司礼监符验编号当以《千字文》排序,\" 拇指碾过 \"甲字叁号\" 刻痕,\"此等镇刑司 ' 北斗纹 ' 暗码,\" 抽出《清厘驿传》案宗副本,朱笔圈注处 \"镇刑司第三千户所\" 的红印尚新,\"与去年截获的伪造符验,编号尾缀皆为 ' 叁',\" 突然冷笑,\"晋王府私军竟穿驿卒服饰,麒麟纹绣线用的是河东盐商贡缎余料,\" 扯开对方袖口,靛青绣线在暮色中泛着微光,\"与《厘正盐政》案中分润银账册记载的贡品,经纬密度完全一致。\"
驿卒面色煞白,突然拔刀,刀鞘上的麒麟纹与《汰除军伍》案中收缴的晋王府甲胄纹饰如出一辙。张淳反手扣住对方手腕,卸力间听见对方袖中密信的窸窣声 —— 那是桑皮纸特有的摩擦声,与《整肃吏治》案中李通判受贿信笺如出一炉。
驿馆油灯如豆,灯芯爆起的火星溅落在谢渊袖口,他借着火折子的微光细检视缴获的腰牌。牌面 \"急递铺\" 三字的笔画转折处,三道细如发丝的刻痕组成镇刑司暗记,需借月光方能辨识 —— 这是内廷特务传递密令的专属符号,与《清厘驿传》案中那半枚烧焦符验的残件暗记,连刻刀的顿挫痕迹都严丝合缝。
\"大人,\" 张淳呈上未开封的密折,封皮上的麒麟暗纹在烛火下时隐时现,\"此纸帘纹七道,纸浆纤维含潞州桑树皮,\" 他递上用绸布包裹的《整肃吏治》案密信,\"与李通判受贿信笺的抄纸帘模,\" 指尖划过纸面暗纹,\"同出晋王府私造纸坊的三号抄纸池。\"
谢渊展开密折,\"截杀谢渊\" 四字的墨色中,隐隐透出硫磺气息 —— 那是晋王府私矿独有的气味,与《禁绝私铸》案中红胶土范模的成分分析报告如出一辙。他的手指划过 \"镇刑司协同\" 的落款,忽然想起三月前《内宦索贿》案中王真密信的洒金宣,二者在月光下的反光度,连金粉的分布密度都惊人相似。
\"王真果然坐不住了。\" 谢渊将密折拍在案上,震得《驿传符验规制》书页翻动,露出夹在其中的符验残片,\"镇刑司暗记、晋王府纸笺、私矿红胶土,\" 他望向张淳,后者正用放大镜检视密折火漆印,\"此三者环环相扣,\" 指尖敲在案宗上,\"非截书,乃内宦与宗藩勾连的铁证链。\"
与此同时,司礼监值房内,王真将羊脂玉扳指砸在《内廷采办例》上,玉屑飞溅间震落书页间的晋王府密信。他盯着跪成一片的镇刑司千户,指尖几乎戳破《驿传新规》的 \"符验三年一换\" 条款:\"废物!张淳随永熙帝南巡时便参与驿传改制,\" 抽出《谢渊年谱》,指腹碾过 \"弘治十七年夏,订《驿传新规》\" 的记载,\"连符验材质变迁都不知,\" 突然冷笑,\"倒还记得在晋王府私矿采红胶土制印泥?\"
心腹千户呈上密报,汗湿的手掌在《黄河漕运图》上留下掌印:\"谢渊已遣玄夜卫护送密折,改走黄河水路。\"
王真忽然笑了,指尖划过图上新漕运线的必经之地 —— 金龙口,那里标着谢渊去年治水时埋下的铁犀坐标。他提起狼毫,在地图上画下血点,笔尖蘸的正是晋王府私矿的朱砂:\"告诉晋王,\" 墨汁在 \"金龙口\" 三字上晕开,\"用正德三年炸堤的火油,\" 目光扫过《河防图成》案宗中被烧毁的漕运图,\"当年他谢渊用铁犀镇河,\" 嘴角勾起阴狠的弧度,\"本座便用他的河工火油,送他的密折下河喂鱼。\"
次日正午,黄河渡口。谢渊登上渡船,船身晃动间,船夫腰间的牛皮水袋与木桨相击,发出沉闷的响声。他的目光停在袋口绳结上 —— 那是《申吴军纪》案中大同镇冒饷军官惯用的 \"双环结\",绳头磨损处露出靛青线芯,与晋王府私军服饰的配色一致。
他悄悄向张淳使眼色,后者心领神会,借故检查底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