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78小说网 > 玄桢记 > 第507章 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

第507章 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

卷首

《大吴会典?职官篇》载:"镇刑司掌缉捕、刑狱,直属于帝,权柄甚重,若失监管,易成私器。¢第¨一?墈\书-旺¨ ·冕~沸\跃,黩?" 德佑十九年冬,镇刑司指挥赵显的府邸燃起搜查的火把,照亮了隐藏在暗处的兵变阴谋。当名录上的京营将领、血书上的 "代王未死" 与狼山的盐引形成闭环,这场由镇刑司主导的黑暗交易,终将在谢渊的追查与朝堂的洗牌中,迎来暴露在阳光之下的时刻 —— 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于律法的天平之上。

"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

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

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将有所不称其任。

是故养君之道,宜无不备,而以其责寄臣工,使之尽言焉。"

镇刑司指挥赵显被缇骑按在地上时,右手仍死死攥着那枚鎏金令牌,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连指甲都嵌进了令牌的纹路里。火把的光掠过令牌表面,飞鹰纹第三趾的缺角格外刺眼 —— 那缺角边缘有细微的磨损,与王林案中伪币上的飞鹰纹缺角磨损程度完全一致,显然出自同一模具。缇骑踹开他府中密室的紫檀门,"哐当" 一声震落门楣的积灰,檀香混着陈年霉味扑面而来,柜中码放的卷宗大多蒙着灰,唯独最上层一卷用红绸裹着的册子,红绸崭新得像是刚换上的。

谢渊示意玄夜卫取来白手套,指尖触到手套的瞬间,目光已锁定那卷红绸。解开绸带的刹那,他瞳孔微缩:册子的麻纸边缘泛着黄褐色,装订线用的是涿州卤砂 —— 这种卤砂遇水会渗出暗红色,是代王旧部传递密信的独门手法,三年前查王林案时,他在伪币夹层里见过同样的卤砂痕迹。更惊人的是每页天头嵌着的极细飞鹰银线,在火把下泛着冷光,银线的锻造工艺带着明显的代王府印记 —— 银线表面有菱形暗纹,这是当年代王银匠的独门手艺,王林案的密约上也有一模一样的纹路。

"五虎余党名录" 六个篆字用朱砂书写,墨迹沉郁,谢渊逐行翻看,手指在第三行停住:京营副将李彪、神机营参将张敖、玄夜卫千户吴成。这三个名字像惊雷炸在他心头 —— 李彪掌京营东门防务,张敖管神机营的火药库,吴成则负责皇宫外围巡逻,三人若同时反水,冬至大朝时皇宫将如不设防的空城。

"谢大人快看这里," 林缚的声音带着压抑的紧张,他指着名录 "密谋事项" 栏的蝇头小楷,笔尖轻触纸面,"写的是 ' 谢渊述职日,以 ' 清君侧 ' 为名兵变,控制东华门、西华门,逼陛下下旨诛谢渊以谢天下 '。" 旁注的日期用朱笔圈着 "冬至",墨迹边缘还留着未干的晕染 —— 显然是近日才补注的。玄夜卫在柜底暗格搜出的调兵符半成品,铜符上的虎纹缺了右耳,缺角的弧度与赵显令牌的飞鹰纹缺角严丝合缝,仿佛两块拼图在昭示同一场阴谋。

"这三人都是代王旧部的根," 林缚翻到名录后附的 "家世注",指尖划过墨迹,"李彪的父亲原是代王护军校尉,靖难时为护代王战死;张敖的祖父曾任代王府长史,因私铸伪币被永熙帝抄家,他一直怀恨在心。" 名录末页的 "军械补给" 栏,用与周显账册同款的墨汁记着:"狼山商栈提盐引三千,换瓦剌弯刀百柄、火药五十斤,由周先生调度交割"—— 盐引数目与周显案查获的分毫不差,连 "周先生" 的花押都与狼山账册上的一致。+小/税¨宅~ ?蕪′错·内+容\

谢渊将名录举到火把下,卤砂装订的线脚遇热气渗出淡红痕迹,在 "冬至大朝" 四字旁晕开。他指尖划过朱圈,声音凝重如冰:"冬至是京营换防的日子,新旧兵交接最乱;且那日百官齐聚,宫门守卫分散,他们选这个时候动手,是算准了皇宫的软肋。" 寒风从密室窗缝灌进来,火把被吹得猎猎作响,光影在名录上晃动,那些密密麻麻的名字仿佛活了过来,在纸上织成一张铺向皇宫的黑网,网的中心,正是三日后的冬至大朝。

三法司会审的大堂烛火摇曳,"明刑弼教" 的匾额被火光映得忽明忽暗,堂下青砖地因百年间的审讯留有深浅不一的凹痕,空气中弥漫着檀香与焦虑交织的气息。刑部侍郎张谦虽已下狱,但倒谢派残余官员仍如跳梁小丑,吏部郎中王敬第一个出列,皂色官袍的下摆扫过阶前,声音尖利:"李彪、张敖、吴成三人名列兵变名录,白纸黑字铁证如山!《大吴律?贼盗篇》明载 ' 谋逆者株连三族,不分首从皆斩 ',此三人若不严惩,何以儆效尤?" 他抖着手中抄录的律条,朱笔圈出的 "斩立决" 字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