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78小说网 > 玄桢记 > 第518章 莫道权臣势力大,公道自在民心处

第518章 莫道权臣势力大,公道自在民心处

着,让他们知道公道还在。” 萧桓颔首:“是啊,清廉不是嘴上说说,是让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公道,这才是真正的为官之道。”

不久后,西安府粮仓的新秤旁立了块石碑,上面刻着谢渊的话:“官秤准不准,百姓心里有数;人心正不正,国法自有称量。” 每当粮食发放时,百姓们都会先看看那杆良心秤,仿佛看到了谢渊铁面无私的身影,也看到了大吴王朝的希望。

片尾

德佑二十六年春正月,陕西粮仓亏空案审结,吏部尚书魏庸因纵容门生贪墨,被革职返乡;陕西巡抚胡宗宪、布政使王敬被判流放三千里;追回的三万石粮食全部发往陕西赈灾。帝命都察院重新规范全国粮仓官秤,凡秤砣必烙印 “都察院监” 字样,每半年核验一次,以防作弊。谢渊因查案有功,获赐 “忠勤正直” 银章,他却将银章捐给了陕西的义仓,道:“功在百姓,不在银章。” 陕西百姓为谢渊立 “良心碑”,碑上拓刻着那杆良心秤的图样,寓意 “公道自在秤上”。

德佑帝萧桓在《御批》中写道:“谢卿查陕西粮仓案,以一杆良心秤揭贪腐,以百姓心为心,实乃百官之楷模。朕悟之:所谓清廉,非独守己身,更要让公道可见可感;所谓铁面,非独惩恶吏,更要让百姓信法服法。此皆谢卿之功也。”

卷尾

《大吴史?谢渊传》载:“渊巡陕西,察粮仓官秤作弊,每秤短少五斤,亏空粮食三万石。遂寻民间良心秤当众重称,贪腐乃现,牵连三朝元老魏庸。渊不为所惧,力劾其罪,终使涉案者伏法。陕西百姓感其恩,立良心碑以记之。” 后世论者谓:“谢渊之一杆秤,不仅秤出了粮食亏空,更秤出了官场清浊、民心向背。大吴之仓场自此清明,百姓之信任自此坚牢,皆自谢卿之良心秤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