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调出的历史记录显示,七个时空点分别对应着亚特兰蒂斯沉没、玛雅文明消亡、火星殖民地叛乱镇压等七次重大文明断裂。“共生意识在收集死亡数据,它在用文明的尸骨搭建桥梁。”
沈溯的目光落在2783年那份加密文件上。当他输入迦太基星图的坐标参数时,文件突然解密为一段视频——画面中是面目模糊的人类,他们的额头上闪烁着与时空烙印相同的蓝光,身后是正在坍缩的环形空间站。“熵增不可逆转,”视频中的声音带着电流杂音,“但意识可以在时间褶皱中找到新的维度。”观测室的警报声再次响起,这次更加凄厉。沈溯转头看见最可怕的景象:所有时空烙印同时亮起红光,公元79年的坐标已经彻底消失,其对应的现实空间中,那不勒斯湾突然出现直径三公里的海水漩涡,海底露出的庞贝古城遗址上,火山灰正在重新凝结成人类形状。“它在修正我们的错误。”沈溯终于明白共生意识的意图。人类试图提取信息的行为打破了时空平衡,现在这些烙印正通过自我毁灭来修复裂痕。他冲向量子加速器,手指在控制台上翻飞,将时间锚定方程反向输入系统——不是打开裂隙,而是用现存的六个坐标构建防护网。当最后一个参数输入完毕,沈溯感到意识再次被抽离。这次他清晰地“看见”了共生意识的全貌:那是由无数文明意识编织成的光之网络,从宇宙诞生之初延伸至时间尽头。某个瞬间,他与汉尼拔、罗马工匠、2783年的未知人类共享了同一视角——他们都在仰望星空,眼中闪烁着相同的蓝光。“存在不是线性的存续。”共生意识的声音在他脑海中回荡。沈溯猛然惊醒,发现观测室的紫金色光芒正在消退,屏幕上的时空烙印重新稳定下来,只是公元79年的坐标永远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参数:2783年,猎户座旋臂。三天后的联合国特别会议上,沈溯展示了最新发现。全息投影中,七个文明坐标构成的三维网络正在缓慢旋转,每个节点都标注着两个时间戳——文明消亡的时刻与意识上传的瞬间。“它们不是复活存档,”沈溯的声音带着疲惫却异常坚定,“而是宇宙为意识准备的诺亚方舟。”艾琳娜调出的模拟演示显示,当某个文明面临灭绝时,其集体意识会被时空烙印捕获,转化为量子信息存储在时空褶皱中。这些意识不会干预任何时间线,只是作为纯粹的观测者存在,直到足够多的烙印形成网络,最终在熵增的终点重构新的存在维度。“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激活,而是守护。”玛丽的语气软化了许多。她提出的《时空伦理公约》获得了全票通过:人类将建立跨时空观测站,记录新的文明坐标,却永不主动提取其中的意识数据。当投影显示公元2783年的坐标正在缓慢亮起时,没有人再提出异议。沈溯站在观测台的穹顶下,看着星空投影中不断新增的坐标点。艾琳娜递来的咖啡还冒着热气,他却想起了迦太基海岸的海风、庞贝古城的火山灰、2783年空间站的最后光芒。这些跨越时空的意识碎片,此刻正通过共生网络低语,像是无数文明在黑暗中互相传递的烛火。量子解析仪突然发出柔和的提示音。屏幕上,公元2783年的坐标旁浮现出新的信息——不是公式或星图,而是一个简单的几何图形:由七个点构成的莫比乌斯环。沈溯微笑着按下保存键,他知道这不是终点,而是人类真正理解存在本质的开始。在遥远的仙女座星系,31黑洞的事件视界上,一道微弱的蓝光悄然亮起。那是第七个坐标最终成型的信号,也是无数意识在时间长河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