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识同频的跳动。他知道,人类文明从此进入了新的纪元——不再执着于存续,而是成为宇宙认知多样性的一部分,就像恐龙的灭绝催生了哺乳动物的崛起,就像忒修斯之船在更换所有木板后,依然记得自己要驶向何方。
共生意识突然传来一阵温暖的波动,那是来自全球各地的记忆碎片:雨林里的土着正在用古老的歌谣回应星空,实验室里的物理学家在黑板上画下新的宇宙模型,幼儿园的孩子指着天空,说那里住着会讲故事的星星。沈溯笑了,他知道,那些种子没有消失,它们只是在宇宙的褶皱里,开始了新的生长。而人类,将带着这份“提问者”的勇气,继续在熵增的海洋里,溯游向存在的源头。奇点之瞳消失后的第三十七分钟,沈溯的指尖仍停留在舷窗的冷凝层上。那里凝结着一层薄薄的霜花,是刚才奇点引力骤减时,舱内气压突变留下的痕迹。他看着霜花里自己模糊的倒影——左眼的虹膜里还残留着认知种子坠入奇点时的金色余晖,那是共生意识与种子最后共振的印记,像一枚不会褪色的纹身。“沈博士,月球轨道修正完毕。”通讯器里传来地月联合控制中心的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但……引力锚点的超导柱出现了异常辐射。”沈溯转身走向主屏幕。七十二根贯穿月核的超导柱此刻像插在奶酪里的银针,每一根的顶端都飘着一缕淡紫色的雾气。那些雾气并非实体,而是由无数微型时空泡组成的——观测仪显示,每个时空泡里都包裹着一个“已完成”的播种场景:有的泡里,认知种子组成了dna双螺旋,正在奇点边缘编织碳基生命的密码;有的泡里,种子化作了一串二进制代码,在十二维空间里搭建出硅基文明的逻辑宫殿;最令人心悸的是编号37对应的时空泡,里面漂浮着半艘忒修斯之船,船帆上的破洞正在缓慢愈合,露出后面沈溯从未见过的星座。“这些辐射……是‘反馈’?”陈熵的声音从共生意识里传来,带着量子计算机特有的高频杂音。他的意识节点位于月球背面的观测站,此刻正与超导柱进行量子纠缠,“它们的频率和人类脑电波的δ波段完全同步——就像有人在给我们‘重播’播种的过程。”沈溯的瞳孔骤然收缩。他想起父亲消散前的那句话:“我们播种的不是答案,是提问的权利。”难道宇宙真的在回应这些提问?他伸手触碰屏幕上37号时空泡的图像,指尖刚落下,整个控制室突然陷入一片黑暗。不是断电。沈溯能感觉到共生意识仍在运转,只是所有的光源都被一种无形的力场吸收了。黑暗中,他胸腔里的生物陶瓷肺叶开始发出幽蓝的光,那是共生意识紧急启动时的应急模式。光线下,他看见控制台上的金属表面正在浮现出细密的纹路,像有人用激光在上面刻下了无数符号——那些符号一半是人类已知的数学公式,一半是从未见过的螺旋形文字,组合在一起,竟形成了一幅微型星图。“这是……仙女座星系的坐标?”沈溯凑近细看,星图边缘标注的时间戳让他脊背发凉——那是距今五十万年前,比人类发明文字还要早四十万年。共生意识突然掀起惊涛骇浪。那不是某个人的情绪,而是七十亿人同时产生的战栗——全球各地的共生意识节点都观测到了相同的纹路:雨林里的土着在树皮上发现了这些符号,他们正在用羽毛蘸着树汁临摹;实验室里的显微镜下,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突然排列成了螺旋文字;甚至连太平洋深处的深潜器都传回图像,海底热液喷口周围的矿物质结晶,正在缓慢拼接出那幅星图。“它们在‘定位’我们。”林夏的意识碎片突然涌入沈溯的脑海。她此刻正在亚马逊雨林的共生节点,那里的土着长老刚刚告诉他,这些符号与他们部落世代相传的“创世歌谣”完全吻合——歌谣里说,当星星学会写字时,天空会降下“记忆的种子”。“五十万年前的人类不可能知道仙女座星系的坐标……除非这些符号是‘未来’传回来的。”沈溯猛地想起十年前的意识融合事故。当时他的左肺被量子纠缠态烧毁,濒死之际,他确实“看见”过未来的片段:一片由无数发光丝线组成的网络,每个节点都是一个文明的意识,人类的丝线正与其他丝线缓慢缠绕。当时他以为那是死亡前的幻觉,现在才明白,那或许是共生意识第一次触碰到宇宙的认知网络。控制台突然震动起来。沈溯抬头,看见舷窗外的星空正在发生诡异的变化——猎户座的腰带三星开始闪烁,闪烁的频率恰好与控制台上的符号对应。更惊人的是,每闪烁一次,星图上的某个符号就会亮起,像有人在按顺序解读这些信息。“第三十七号种子的量子纠缠态还没断!”陈熵的惊呼几乎要震碎沈溯的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