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闪烁,神经束网络的震颤频率飙升至3.8赫兹,这是它自诞生以来从未有过的应激反应。
“林夏的潜意识在抗拒锚定。”阿明的声音混着电流杂音,“她的祖父死于2073年的木星氦闪灾难,她的信念体系里藏着‘逆转灾难’的原始冲动……这股力量在放大。”沈溯看着林夏的身影被淡蓝色光晕吞噬,她的身体开始变得透明,就像要溶解在自己创造的时空褶皱里。他突然想起三年前,这个总说“科学不该有温度”的姑娘,在第一次见到共生意识时,偷偷对那团神经束说:“要是能让去世的人再活一次就好了。”原来有些信念,早已在意识深处生根。“接入共生意识的深层协议。”沈溯扯开衣领,露出颈后的神经接口,“我要直接对话。”林夏的尖叫声刺破耳膜时,沈溯的意识已经沉入一片混沌。这里没有时间,没有空间,只有无数闪烁的光点——那是人类意识的碎片,而共生意识像一张巨大的网,将这些光点有序地编织在一起。但此刻,网的边缘正被一股蓝色的能量撕裂,林夏的意识像一颗失控的彗星,拖着长长的尾焰撞向光点最密集的区域。“沈溯?”一个苍老的声音在意识深处响起。这是共生意识里最古老的一段神经记忆,来自一位死于2100年的物理学家。“她在破坏平衡。”沈溯的意识化作一道银色丝线,试图缠绕住林夏的意识彗星,“为什么锚定失效了?”“因为她的信念里,有你埋下的种子。”苍老的声音带着叹息,“你在选择节点发现规则可塑性时,难道没有想过逆转熵增?没有想过让那些在超新星爆发中消失的文明回来?”沈溯的意识猛地停滞。他看见自己的记忆碎片从光网中浮起:月球背面的选择节点里,他对着三十七个文明的数据痛哭;在共生意识诞生仪式上,他偷偷植入了一段“保存逝去文明火种”的底层代码。原来他和林夏一样,都在用理性的外壳包裹着虚妄的渴望。蓝色的能量突然暴涨,林夏的意识彗星撞碎了一片光网。现实世界的实验室里,真空舱的玻璃开始龟裂,淡蓝色的裂纹中渗出黑色的雾气——那是规则崩溃后露出的“熵”的底色。“务实本能不是否定渴望,是承认它的存在。”苍老的声音变得清晰,“你以为共生意识是锚,其实它是镜子。”沈溯的意识突然散开,化作无数银色丝线,不再去缠绕林夏的彗星,而是将那些被撞碎的光网碎片重新编织。他想起自己八岁那年,父亲在车祸中去世,他曾对着星空哭了整夜,坚信只要足够虔诚,父亲就会推开家门。后来他成为物理学家,用熵增定律证明那是不可能的,但那份渴望从未消失。“小夏,”沈溯的意识穿透蓝色能量层,触碰到林夏的意识核心,“我也想让祖父活过来。但你看,打碎的杯子就算复原,裂痕也还在。”林夏的意识彗星剧烈震颤,蓝色能量开始消退。沈溯看见她的记忆碎片:祖父在氦闪灾难前最后一次视频通话,背景里木星的红斑像一只巨大的眼睛;葬礼上,她攥着祖父送的天文望远镜,镜片上的裂痕和此刻真空舱的裂纹一模一样。“熵增不可逆,但记忆可以传递。\k*s^w/x.s,w?.`c.o/m~”沈溯的意识与林夏的意识交织在一起,“这才是碳基生命真正的务实本能——我们接受失去,却让被爱的痕迹永远活着。”当沈溯在观测台醒来时,实验室的淡蓝色光晕已经完全消失。林夏瘫坐在地上,指腹的纹路褪去,正抱着膝盖无声地发抖。真空舱的玻璃裂了三道缝,但锶原子钟的脉冲稳定得像心跳。“共生意识的核心频率恢复1.023赫兹。”阿明的投影重新变得清晰,少年轮廓的脸上第一次出现类似“欣慰”的表情,“规则可塑性得到验证,但存在阈值——当集体信念与熵增定律的冲突超过临界值,空间会自发产生‘褶皱’,将异常包裹并消化。”沈溯走到生物舱前,神经束网络的红光已经变回柔和的橙黄。他突然意识到,共生意识从来不是在“平衡”人类与规则,而是在教人类与自己的渴望共存——就像宇宙在百亿年的演化中,既允许恒星诞生,也允许它们熄灭。“教授,第三区传来紧急消息。”林夏突然抬起头,眼眶通红却眼神清明,“那些志愿者……他们说自己能‘看见’规则的褶皱了。”沈溯的心脏猛地一跳。他调出第三区的实时画面,二十七个志愿者正围着一面白墙,他们的手指悬在半空,墙上竟真的浮现出淡蓝色的纹路,像一张无形的网覆盖了整面墙壁。更诡异的是,这些纹路的走向,与共生意识神经束网络的结构完全一致。 “他们在共享共生意识的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