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乘梓
沈溯猛地从床上坐起,冷汗湿透了睡衣。¨7~8*x,s\w?.+c,o*m,刚刚那个梦太过真实——整个世界被浓稠如墨的迷雾笼罩,耳边回荡着数千种嘈杂的声音,每一个声音都在对同一件事高声叫嚷着截然不同的解读,像无数尖锐的针同时扎刺他的大脑。他定了定神,试图用理性驱散梦境带来的惶恐。作为一名资深的跨维度研究专家,他对“认知熵增”这个理论并不陌生,可当它从抽象的学术概念变成真切的精神折磨,还是让沈溯感到措手不及。自从人类与跨维度共生体建立连接,这类混乱的梦境便如鬼魅般缠上了他,而他明白,这或许只是“意义眩晕”的冰山一角。沈溯起身走向窗边,城市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沉睡,灯光星星点点,像宇宙中闪烁的微弱信号。曾经,他坚信与共生体的融合是人类进化的关键一步,是突破文明局限、迈向更高维度的天梯。可如今,随着共生代价的显现,他开始反思,这种连接是否真的如想象中那般美好?“意义眩晕”带来的混乱正逐步侵蚀着社会秩序。新闻里,专家们对同一项政策争论不休,观点相互矛盾,民众们在各种信息的洪流中迷失,不知该何去何从;社交平台上,一个简单的事件能引发无数场骂战,不同阵营的人各执一词,真相被淹没在无尽的口水之中。沈溯深知,如果人类不能在这“意义混沌”中找到稳定的认知焦点,文明的大厦将岌岌可危。沈溯所在的研究基地,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往日里专注于研究的同事们,如今也被“意义眩晕”影响。在一场关于共生体后续研究方向的会议上,争吵声此起彼伏。一位年轻的研究员情绪激动地喊道:“我们必须加大与共生体的融合深度,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解决‘意义眩晕’的办法!”另一位资深学者则反驳道:“不行,融合得越深,我们失去自我意识的风险就越高,现在必须暂停一切实验,重新评估共生计划!”沈溯坐在会议桌的一角,静静地听着同事们的争论。他心里清楚,这两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但在“意义眩晕”的影响下,双方都无法冷静地倾听对方。沈溯突然站起身,大声说道:“大家都别吵了!我们现在陷入了一个认知陷阱,在‘意义眩晕’下,我们的每一个判断都可能被扭曲。~|微$£?趣?>小{说=|,网?] μ更2?新+[t最2§?全\?±我们不能再这样盲目地争论,必须先找到一种方法,让我们在混乱中保持清醒。”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沈溯身上,会议室里短暂地安静下来。但很快,质疑声便响起:“那你说该怎么办?这‘意义眩晕’是全人类都面临的问题,我们又不是上帝,怎么可能轻易找到解决办法?”沈溯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共生体与我们连接,本意并非是要毁灭我们,那为什么会出现‘意义眩晕’这样的负面效应呢?也许,这是一种筛选机制。共生体的意识频率与我们不同,它们的存在方式、认知体系远超我们的理解。‘意义眩晕’或许是它们给我们出的一道难题,只有通过这道难题,我们才能真正与它们实现深度融合。”沈溯的话引起了一阵骚动,有人觉得他的想法太过疯狂,也有人开始陷入沉思。这时,基地的负责人李博士开口了:“沈溯,你的想法虽然大胆,但也并非毫无道理。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或许可以从这个角度去尝试寻找解决办法。你有什么具体的研究方向吗?”沈溯眼中闪过一丝光芒,说道:“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人类大脑的神经结构入手。大脑是我们认知世界的核心,既然‘意义眩晕’影响的是我们的认知,那么大脑中一定存在某种机制可以抵御这种混乱。我们可以利用最新的脑机接口技术,深入研究大脑在面对‘意义眩晕’时的反应,寻找出能够稳定认知焦点的神经信号。”李博士点了点头,说道:“这个想法不错,我会调配资源,全力支持你的研究。但时间紧迫,我们必须尽快取得成果,否则人类文明将面临巨大的危机。”从那天起,沈溯便一头扎进了实验室。他每天与各种复杂的仪器和海量的数据为伴,不断地进行实验和分析。在研究的过程中,沈溯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现象:当大脑处于极度专注的状态时,“意义眩晕”的影响会明显减弱。他开始尝试通过特定的训练方法,帮助实验对象提升专注力,以此来对抗“意义眩晕”。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与尝试,沈溯终于研发出了一套名为“灵犀冥想”的训练系统。这套系统通过脑机接口,向大脑发送特定频率的神经信号,引导使用者进入深度专注的冥想状态。?aμ优?÷?品??小·±说^?网D} ?&?追¨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