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子,此刻已是泪流满面。
鹤亮摸着长胡子连连点头,心里想着:真是个好徒弟啊!没有辱没行道剑,也不枉费我十八年的心血。现在我可以安心放手了。
吴刚临走前问花同:"听说俺答派了四个探子长期住在白云洞,不知道他们现在还在不在?
花同回答:四个人都在。原本计划是等安氏三燕回来报信,确认事情按原计划进行后,我再派十名大将和一万精兵去大庾岭待命,同时让这四个探子分两路回去通知俺答出兵。
那就请师兄看着处理吧。吴刚说完抱拳告别,快步赶往大庾岭去了。
吴刚走后,花同请鹤亮和红霞到大厅,重新上了酒菜,三人坐在一起。花同向鹤亮请示怎么处理白云洞的事。
鹤亮笑着说:我想先听听你的想法。
花同明白鹤亮的用意,更怕自己处理不当。他低头想了一会儿,抬头对鹤亮说:四个探子每人割掉一只耳朵,放他们回去帮我们传话。白云洞现有三万三千名士兵,四千名大小头目,加上工匠、伙夫等杂役总共约四万人。大多数人有家可回、有活可干。我打算明天开仓库分钱,普通士兵每人发十两银子,小头目十五两,大头目二十两,让他们回家团聚。粮食都分给附近穷人,剩下的金银财物用马匹运到大庾岭一起处理。白云洞有七千匹马正好运货。家在大庾附近或无家可归的人可以押运货物,多给一份工钱。山上的建筑全部拆毁烧掉,尽量不留痕迹......这是我的粗浅想法,请师父指点。
鹤亮没有直接表态,笑着问曹剑霞:你觉得这样处理怎么样?
红霞说:我觉得已经很妥当周全了。
鹤亮高兴地点头:好,就这么办。他又问花同:花同啊,你们山寨有多少女眷和丫鬟?
回仙师的话:我花同虽然好酒但不好色,所以严格规定各军营和头目都不能带女眷。白云洞就是个和尚寨子,一个丫鬟都没有。
哦!花同!你今年多大年纪了?
我今年已经五十三岁了,大半辈子就这么过去了。
你老家是哪儿的?家里还有些什么人?
我是广西阳朔人。父母都不在了,现在家里就剩妻子和女儿。
花同啊!等这里的事情处理完,你先回家安顿好妻女的生活,然后马上去山里看望你师父。要多照顾你师父的起居。以后要是想出去闯荡江湖也是好事。要是遇到我徒弟吴刚他们,希望你们能志趣相投,结为好友,一起行侠仗义。这样既不会辜负你这一身好功夫,也能让你师父安心啊!
晚辈记下了。
两天后,白云洞这边的事情都安排妥当了。花同带着四千多名士兵和小头目,押送着剩下的财物往大康岭出发。
大康岭这边:钟虎临时抽调了一百多人帮忙处理后续事务。他重新解释了吴刚之前说的三种人分类办法:第一类人每人发五两银子,拿了钱就可以走了。结果这些人一听说能走,像逃命似的,连银子都顾不上拿就一哄而散。
接着钟虎宣布:第二类人每人给十两银子路费,可以领钱回家。这类人里有六七成来领了银子,也都各自离开了。
人数最多的是第三类,大概有四千多人。钟虎说:想马上回家的,每人发二十两银子;愿意留下来帮忙的可以自愿报名,干活期间另外发工钱。最后有一千二百多人选择留下。钟虎把他们分成十个小队,指定了各级负责人。
钟虎给这些人详细分配了工作:有的负责巡逻放哨,有的清点王府财物,有的安顿女眷,有的搬运东西,还有的当伙夫做杂活...每个人都各司其职。
午饭后,钟虎让大伙儿在大厅内外集合。他站在正中间对大家说:咱们这儿多数都是穷苦人家出身,不是佃户就是受欺负的老百姓。关洪那帮土匪占山为王这些年,把周围几十个县抢了个精光,现在到处都能看见饿死的人,走到哪儿都能听见老百姓的哭喊声。王府里那些金银财宝,可都是从咱们穷苦人身上榨出来的血汗钱!所以咱们要把剩下的财物粮食统统运下山,挨家挨户分给穷苦人家和受害的老百姓。
现在朝廷腐败得很,当官的没几个清白的,尽是些贪得无厌的蛀虫。要是让官府经手这些钱,转眼就被他们吞干净了。咱们得先摸清楚,哪些是真穷的,哪些是真遭了罪的,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许有人趁机捞油水。还要派人给官府送信,警告他们别来捣乱。
王府里那些被抢来的丫头小子,每人发二十两银子。王府原来的女眷们,让她们带着自己的衣服首饰走,再给五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