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78小说网 > 深渊血裔 > 第94章 汴梁

第94章 汴梁

馍头,饥饿感更甚。

他学着旁边人的样子,把油馍头掰碎了泡进汤里,然后舀起一勺送入口中。

轰——!

一股难以言喻的、霸道而丰富的滋味瞬间在口腔炸开!胡椒的辛辣直冲鼻腔,带着一种酣畅淋漓的痛快!牛肉的醇香、面筋的筋道、木耳的爽脆、黄花菜的滑嫩,还有那用骨头和香料熬煮出的浓郁汤底,混合着辣椒油的香辣,形成了一种极其厚重、极其“得劲”(舒服、过瘾)的味觉风暴!这味道,与源点的冰冷、玉城的家常都不同,充满了汴梁特有的粗犷与热烈!

,!

“咋样?得劲吧?”大叔看着他被辣得微微吸气却又忍不住继续喝的样子,哈哈一笑,“俺们汴梁的胡辣汤,就讲究个‘胡’(糊)辣鲜香!喝一碗,啥寒气都驱散了!瞅恁穿嘞单薄,赶紧趁热喝!”

这简单的一句问询,带着汴梁人特有的直爽和关心,像一股暖流,顺着滚烫的汤汁流进了韩斌的胃,也悄然融化了他心头那层冰冷的隔阂。他抬起头,对着大叔露出一个有些局促但真诚的笑容:“中!得劲得很!”

“中”这个字,是他在嘈杂车站里听了一路的汴梁方言里,学会的第一个词。此刻说出来,竟感觉无比自然,仿佛找到了与这座城市对话的第一个密码。(有的地方年轻一代的河南人根本就不会说河南话了,而且河南中的每个城市的河南话都有些差异,有时候,一个县的都听不懂另一个县的河南话是什么意思?)

填饱了肚子,身上也暖和起来,韩斌的心境悄然发生了变化。他不再急于逃离,而是决定先找个便宜的住处安顿下来。扛着袋子,他融入了汴梁夜晚的人流。

随着他离开车站区域,深入城市的肌理,汴梁那沉淀了千年、却依然鲜活跳动的繁华与烟火气,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立体《清明上河图》,扑面而来。

鼓楼广场:这里是汴梁夜生活的核心。巨大的仿古鼓楼在射灯的照耀下金碧辉煌,飞檐斗拱直指星空。广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跳广场舞的大妈们精神抖擞,伴随着《最炫民族风》的旋律扭动着腰肢;玩滑板的少年呼啸而过,带起一阵青春的风;卖糖画的老人手法娴熟,金黄的糖丝在灯下飞舞,瞬间化作腾飞的龙、展翅的凤;捏面人的艺人摊位前围满了孩子,孙悟空、猪八戒栩栩如生。空气中混杂着烤红薯的甜香、炸臭豆腐的“异香”、冰糖葫芦的酸甜,还有各种小吃的油烟气息,浓郁得化不开。耳边是震耳欲聋的音乐声、孩子的嬉笑声、商贩的吆喝声、还有大爷大妈们用纯正汴梁腔唠嗑的嗡嗡声:

“咦!歪日他嘚,老王,嫩瞅瞅这秧歌扭嘞,中不中?”

“中!比昨儿个强多啦!就是那领头的二婶儿,步子还差点劲儿!”

“熊孩儿,鸭子毛,白(别)乱跑!瞅瞅恁那糖葫芦,快化喽!”

韩斌站在广场边缘,扛着袋子,看得有些眼花缭乱,嘴角却不自觉地微微上扬。这份喧嚣热闹、充满生活气息的活力,是源点那冰冷的秩序和残酷训练中从未有过的。^7^6′k·a.n·s^h_u_.¢c_o?m¢他感觉自己像一个终于从深海浮上水面的潜水员,贪婪地呼吸着这充满“人气儿”的空气。

如果说西司夜市是汴梁夜晚躁动的胃,那书店街,就是这座古城白日里永不餍足的灵魂与舌尖共舞的狂欢场。

踏入街口,那汹涌的人潮裹挟着声浪、热气和千百种食物混合的奇香,便如一道实质的墙,轰然撞向韩斌!洗髓境的敏锐五感在此刻仿佛成了“负担”,无数信息疯狂涌入:

真是“挤掉鞋,挤掉帽”!男女老少,摩肩接踵,前胸贴后背,人流像灌满了汴河支流的洪水,缓慢却不可阻挡地在青石板铺就的狭窄街道上涌动。戴眼镜的学生仔背着鼓囊囊的书包在缝隙里钻,拎着鸟笼的老大爷慢悠悠踱步却无人敢催,打扮时髦的姑娘小伙举着手机自拍,背景是攒动的人头和古色古香的飞檐。吆喝声、谈笑声、小孩的哭闹声、商贩的叫卖声……汇成一片震耳欲聋的“嗡嗡”声浪,直冲云霄,连街边老槐树上的麻雀都吵得只能扑棱着翅膀飞到更高的檐角。

书香?不,是“吃香”与书香共舞!书店街,名虽为“书”,此刻的主角却是那鳞次栉比、见缝插针、甚至直接摆在书店门口的无数小吃摊!书卷气?早被这人间至味的烟火气冲得七零八落,却又奇异地交融在一起。

放眼望去,招牌林立,彩旗(幌子)招展。“汴梁第一楼灌汤包”、“鼓楼夜市炒凉粉移驾此处”、“马豫兴桶子鸡”、“庞记桶子鸡”、“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