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传统的那种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给王尧相看的也都是些普普通通的名门贵女。′m¨z!j+g?y¢n′y,.?c*o′m`
但其实对王尧来说,帮助最大的肯定还是书香门第世家的姑娘。
比如贾家的贾珠,就娶了国子监祭酒李守中的姑娘。
这对他的科举之路,肯定有很大的助益。
至少来一个“红袖添香”什么的也很不错。
王尧这孩子早些年很有些纨绔子弟的陋习,但这两年回到金陵给王家老太爷守孝,他倒是不知道怎么地忽然开了窍,把过去的那些毛病十成去了八成,简直脱胎换骨了。
这么看,倒是真的可以考虑完全“弃武从文”了。
虽然王家老太爷靠着把王子腾送入京城神机营、贾代善的麾下的法子,从贾家那边儿拿到了京营节度使这个位置。
但这也终究不是什么长久之计。
对他们这些早年靠着军功得了爵位的汉人来说,弃武从文是大趋势。*搜`搜,小/说\网? ?更`新+最¢全¨
打下了江山之后,“非我族类”的隐患就显现了出来——哪怕当今万岁爷十分开明,很重视汉臣,但纵观现下军中高位的官职,却无一不是满蒙贵族子弟,这就很是能够说明问题了。
万岁爷真正信任的自己人,其实只有满蒙八旗子弟。
至于汉人么。
哪怕是汉军旗的,那也终究只是外人。
这就真的挺悲哀的。
因为他们原本就是在之前清军入关的时候投降的汉人军民,甚至还在早年的战斗中立下了不少军功,早已不算是纯正的汉人了。
像是王家这种,不上不下,既参加了不少战役,又还没混上汉军旗的,只有个爵位的这种情况,就更是尴尬了。
更像是一种安抚,实权那是一点儿都没有的。
要不是王家老太爷能干,现在留给王子腾的,连个京营节度使都没有了。
不过到了王子腾这儿,事情愈发艰难了起来。_小^说,C.www. S? ?最!新?章+节\更¢新¢快\
他身处京城要职,风口浪尖儿,对万岁爷的心思也揣摩得更透彻。故此深深地明白,万岁爷对他们这些异姓袭爵世家的忌惮、厌恶与防备。
总之,再不下定决心弃武从文的话,等着他们的肯定就是抄家的命运了。
这件事儿,他之前只是隐约有些猜测,却在自家宝贝闺女娴玉觉醒了心声外放的神通之后,从她那里得到了验证。
所以,贾家果然因为一意孤行、开倒车的行为惹来了抄家之祸,他虽然短时间内官运亨通、青云直上,但是很快就因为开罪了万岁爷,被流放宁古塔,最后死在了流放路上……
真是惨。
所以果然还是不能走错路,那可就真的会万劫不复了。
幸好儿子王尧争气,这科举考试眼看着就结束了,也不知道他考的如何了。
若是考得还不错,他倒是也可以看看朝中的清流文臣家庭里有没有合适的姑娘,这样至少有个底,等万岁爷问他王尧婚事的时候,有个交代——根据他多年来对万岁爷脾气的了解,就算万岁爷对一个事儿心里已经有了章程,但他若是问起你来你只单纯回复一个“任凭万岁爷做主”,他反倒会不高兴。
所以说,要在官场混,特别是当今万岁爷的朝廷上混,那可真是太难了。
北静王府是肯定不要想了,若是想走科举路,什么郡主啦、格格啦,都别考虑比较好。
不对,比起儿子王尧,现在最要紧的果然还是闺女娴玉啊。
这孩子好端端的,怎么忽然想到要去出家了?
莫非是被万岁爷要给她指婚这个事儿给吓到了?
是不是又误会了什么了?
说起来她跟万岁爷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是有些误解来着,这孩子当时竟然还以为是万岁爷看上她了……其实,只是看中她,想要给哪个阿哥指婚呢。
说不好就是四阿哥,当时只有四阿哥跟在万岁爷的身边儿,他就看那位四爷的眼神不太对劲儿——居然对他才十二岁的小闺女有想法?
真是禽兽!
想起这个事儿,王子腾又忍不住有些气愤起来。但是很快地,他就恢复了些理智。
所以说,就因为这,宝贝闺女就想出家避婚?
那怎么可以!
就算拼着抗旨、抄家,也不能委屈他闺女,为了这么点儿小事儿,居然要把他的宝贝闺女逼得要去出家,真是太过分了。
他绝对不能容忍这事儿发生,所以,果然,还是先给闺女好好选个人家算了。
不过,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