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78小说网 > 大唐:造反有理,我哥是黄巢 > 第34章 朱温叛变

第34章 朱温叛变

朱温蹲在他面前,抽出腰间的匕首。

寒光在对方瞳孔里映出惊恐的弧度。

“替我带封信给李节度使。”

文书连连点头,额头磕在冰冷的地面。

王彦章在一旁研墨,看着朱温写下几行字。

墨迹在粗糙的麻纸上晕开,像极了战场上凝固的血。

“告诉他,我朱温愿以陈州战局为礼,投效大唐。”

这句话出口时,王彦章握笔的手猛地一颤。

墨滴落在案几上,迅速洇成深色的云。

“将军...”

朱温抬手打断他的话,眼神锐利如鹰。

“你跟随我多少年了?”

王彦章低头:“自黄巢起义时便追随将军。”

“那你该知道,我从不做亏本的买卖。.l+a^n¨l_a?n-w-x¢..c~o?m¨”

朱温将密信折成细条,塞进文书的发髻。

“若李节度使愿接纳,便在汴州城头挂起青旗。”

文书被松绑时,腿软得几乎站不住。

朱温拍了拍他的肩膀,力道却重得像块石头。

“记住,我的耐心有限。”

望着文书踉跄远去的背影,王彦章终于忍不住开口。

“我们真要背弃黄王?”

朱温转身望向陈州方向,那里隐约传来厮杀声。

“黄王?他现在自身难保。”

北风掀起他破旧的号衣,露出腰间磨得发亮的玉佩。

“当年投黄巢,是因天下大乱。”

他指尖划过玉佩上的裂痕,那是去年在长安突围时留下的。

“如今降唐,不过是顺势而为。”

王彦章沉默片刻,将缴获的战马牵到院中。

“弟兄们若有不愿...”

“不愿者,可自行离去。”

朱温的声音平静无波,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但要记住,乱世之中,良禽择木而栖。”

清点人数时,发现又少了七个士兵。

篝火旁的人影稀稀拉拉,像被风吹残的星点。

朱温将最后一块干粮分给伤员,自己则嚼着树皮。

“明日一早,向汴州靠拢。”

有人低声抱怨,被王彦章严厉的眼神制止。

夜色渐深,朱温却毫无睡意。

他靠在断墙边,听着远处狼群的嗥叫。

那些声音让他想起幼年时在砀山的寒夜。

那时父亲早逝,母亲带着他们兄弟三人在地主家做活。

最冷的冬夜,兄弟几个挤在柴房里,听着风雪拍打窗棂。

“将军,夜深了。”

王彦章递来一件破旧的披风。

朱温接过披上,忽然问道:“你说李克用此刻在做什么?”

王彦章一愣:“想必在部署陈州防务。”

“不。”朱温摇头,嘴角勾起冷冽的笑,“他在等我们两败俱伤。”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队伍终于踏上通往汴州的官道。

雪地里的脚印歪歪扭扭,像一串凌乱的惊叹号。

走在最前面的朱温忽然停住脚步。

前方岔路口立着块断裂的石碑,上面“汴州”二字已模糊不清。

“放慢速度。”他低声下令,“派两人探路。”

斥候出发后,朱温坐在石碑上磨剑。

剑身映出他布满胡茬的脸,比三年前消瘦了许多。

“将军,你看!”

王彦章指向远方的地平线。

一抹青色在晨光中若隐若现,正是汴州城的轮廓。

更令人心悸的是,城头确实飘着一面青旗。

朱温的手指在剑柄上收紧,指节泛白。

“李璠倒是个聪明人。”

队伍继续前进时,步伐明显轻快了许多。

离城越近,道路两旁的炊烟越多。

偶尔能看到耕作的农夫,见了他们便慌忙躲藏。

“看来汴州倒是安稳。”王彦章感慨道。

朱温却注意到田埂上的新坟,一座连着一座。

“安稳只是表象。”

他勒住缰绳,望着城门口的守军。

那些士兵穿着整齐的铠甲,与他们这些残兵判若云泥。

“记住,进城后少说话,多观察。”

接近城门时,守军举起了长矛。

为首的校尉打量着他们,眼神里满是鄙夷。

“来者何人?”

朱温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