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在潭州行宫中接到朱温叛变的急报时,手中的玉杯"啪"地摔得粉碎。?白!马.书*院* ,首_发`
"朱三这个狗贼!"他怒吼声震得殿梁上的灰尘簌簌落下。
黄宁急忙上前:"陛下息怒,当务之急是稳住阵脚。"
黄巢一脚踢翻案几,地图上的岭南各州在烛光下微微颤动。
"传令全军,即刻南下!"
当夜,起义军放弃潭州外围据点,主力秘密向衡州转移。
黄宁站在城楼上,望着南方的星空:"岭南瘴疠之地,却是绝佳退路。"
三日后,起义军先锋轻取郴州,缴获大批粮草。
黄巢在临时军帐中召集众将:"朱温叛我,李克用重伤,这正是天赐良机。"
大将尚让拍案而起:"请陛下允我率兵北上,取朱温狗头!"
黄宁却摇头:"我军新败,当先取岭南为根基。"
争论持续到深夜,最终黄巢采纳了黄宁的建议。
五月初五,起义军渡过灵渠,进入桂州地界。
当地俚人首领宁猛力带着三千藤甲兵拦路。
黄巢亲自出阵,将一柄镶满宝石的佩刀掷在阵前:"归顺者,共享富贵!"
宁猛力拾起宝刀,当夜便带着族人投效。
有了俚人向导,起义军很快摸清了岭南地形。
六月酷暑,起义军顶着烈日攻破容州。
黄巢在缴获的岭南地图上重重画了个圈:"下一个,广州!"
广州节度使李迢闻讯,急忙向朝廷求援。
可送信的使者刚出城门,就被俚人猎手射落马下。
七月初七,起义军兵临广州城下。
黄宁献计:"广州富庶,强攻可惜,不如智取。"
他派细作混入城中,散布流言说朝廷已放弃岭南。
三日后,广州守军发生哗变,李迢被部下所杀。
起义军兵不血刃进入广州,缴获的财宝堆积如山。
黄巢站在越王台上,望着珠江上往来的商船,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
"传旨,改广州为兴王府,在此建都!"
起义军在岭南迅速推行新政:减轻赋税,任用俚人首领为官,鼓励海商贸易。
黄宁每日带着文士整理岭南各州户籍田册。
"陛下,仅广州一季市舶税就抵得上中原十州赋税。"
黄巢大笑,将一颗南海明珠赐给黄宁。
八月十五,起义军在番禺举办盛大中秋宴。
席间,俚人巫师跳起神秘的祭祀舞蹈,预言黄巢将"南面称孤"。
酒过三巡,尚让突然提议:"陛下既已建都,何不正式称帝?"
黄宁闻言色变,急忙劝阻:"时机未到啊陛下!"
黄巢却已喝得酩酊大醉,拍案道:"好!择日举行登基大典!"
次日清晨,黄宁跪在寝宫外苦谏:"陛下若此时称帝,必招天下共讨!"
黄巢宿醉未醒,一脚踹翻黄宁:"滚!朕意已决!"
广明元年九月九日,黄巢在番禺祭天称帝,国号"大齐"。·看¢书\屋~小-说_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
登基大典上,俚人献上象征王权的铜鼓,汉官呈上仿制的传国玉玺。
黄巢身着赭黄龙袍,接受百官朝拜,封黄宁为丞相,尚让为大将军。
消息传到汴州时,朱温正在校场练兵。
他听完探报,冷笑连连:"黄巢这是自寻死路。"
李振摇着羽扇道:"主公可上表朝廷,请讨逆贼。"
当夜,朱温派使者快马加鞭赶往长安,表示愿为先锋征讨黄巢。
与此同时,李克用在晋阳也接到了消息。
他拖着未愈的伤体召集众将:"黄巢称帝,正是我等报仇良机!"
沙陀铁骑开始向河东集结,磨刀霍霍。
长安朝堂上,年轻的新帝李晔气得浑身发抖。
"逆贼安敢!"他摔碎了心爱的砚台,"传旨,天下节度使共讨之!"
宰相崔胤却暗中派心腹给朱温送信:"勿急进兵,且观其变。"
寒冬将至,岭南却依然温暖如春。
黄巢在新建的皇宫里大宴群臣,南海进贡的珍馐摆满长案。
酒酣耳热之际,黄宁忧心忡忡地进谏:"陛下,探马来报,各镇都在调兵..."
黄巢不以为意地挥手:"有岭南天险,怕什么?"
他醉醺醺地指着殿外盛开的木棉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