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78小说网 > 大唐:造反有理,我哥是黄巢 > 第36章 登基

第36章 登基

宝石和香料。

黄宁亲自去港口迎接,用流利的波斯语与船长交谈。

“只要遵守大齐法度,来去自由,”黄宁指着港口的公告牌,“税收多少,上面写得清清楚楚。”

船长看着公告牌上的汉、阿拉伯、波斯三种文字,竖起了大拇指。

消息传开后,更多的商船涌向广州,市舶司的税收反而比以前多了三成。

黄巢拿着税单,沉默了许久,最终对身边的太监说:“传旨,赏赐黄宁一匹汗血宝马。”

冬至这天,岭南下起了罕见的小雨。

黄宁正在整理新修订的户籍,忽然听到府外传来喧哗声。

出去一看,竟是数百名俚人捧着米酒和腊肉,跪在相府门前。

“宁首领呢?”黄宁急忙扶起为首的老者。

老者抹了把眼泪:“首领说,感念丞相恩德,让我们来送点年货。”

黄宁看着这些朴实的俚人,心中百感交集。

他让人将礼物收下,又回赠了布匹和农具。

“告诉宁首领,”黄宁对老者说,“开春后,官府会派人去教大家种双季稻。”

老者等人磕头谢恩,欢天喜地地回去了。

黄宁站在府门前,望着雨中的岭南大地,忽然觉得肩头的担子更重了。

尚让听说此事,跑到黄巢面前告状:“黄宁如此笼络人心,恐有不臣之心。”

黄巢正在欣赏新得到的珊瑚树,闻言淡淡道:“岭南之事,他比你懂。”

尚让讨了个没趣,悻悻地退了出去。

转过年来,岭南风调雨顺,粮食丰收。

黄宁奏请黄巢,开仓放粮,救济去年受灾的州县。

同时,他又组织俚人和汉人一起修建水渠,将珠江的水引到干旱的雷州半岛。

工地上,汉人和俚人同吃同住,互相学习对方的语言和手艺。

有一次,两个部落因为争夺水源差点打起来,黄宁赶到后,没有斥责任何人,只是让人取来地图。

“这条渠修好后,两边的田地都能灌溉,”他指着地图上的水渠走向,“争斗只会两败俱伤,合作才能共赢。”

部落首领们看着地图,若有所思。

最终,他们握手言和,一起把水渠修到了海边。

水渠通水那天,两岸的百姓载歌载舞,黄宁被推到中间,接受大家的欢呼。

他望着远处的稻田,仿佛看到了来年金黄的稻浪。

然而,中原的战火却越烧越旺。

朱温已占据汴州、洛阳,李克用的沙陀铁骑更是所向披靡。

长安的小朝廷摇摇欲坠,却仍不忘下诏讨伐黄巢。

黄巢每日召集众将议事,脾气也变得越来越暴躁。

“陛下,”黄宁多次进谏,“当务之急是稳固岭南,休养生息,待时机成熟再图北伐。”

尚让却主张立即出兵:“我军新胜,士气正旺,可趁势北上,直取长安。”

双方争论不休,黄巢一时拿不定主意。

这天夜里,黄宁正在灯下批阅公文,忽然收到一封密信。

信是从潭州传来的,说朱温正暗中联络岭南的旧部,企图里应外合。

黄宁连夜入宫禀报,黄巢看完密信,勃然大怒:“朱三这个狗贼,竟敢再来算计朕!”

“陛下息怒,”黄宁沉声道,“这正是检验岭南人心的好机会。”

他随即献上一计,让黄巢假意要北伐,引诱朱温的旧部暴露。

黄巢依计而行,果然揪出了军中的十几个内应。

审问之下,才知这些人虽为朱温旧部,却早已被岭南的安稳生活打动,只是碍于旧主情面,才暗中联络。

“陛下,”黄宁指着供词道,“他们并非真心叛离,不如从轻发落。”

黄巢看着供词,又看了看黄宁,最终点头:“依你之意。”

那些内应被免去死罪,发配去修水渠。

消息传开后,军中将士无不感佩黄宁的仁厚。

连一些原本心存疑虑的汉人将领,也彻底放下了戒心。

春暖花开时,岭南的荔枝树开满了白色的花朵。

黄宁陪着黄巢巡视农田,看到汉人和俚人一起在田间劳作,笑语欢声不断。

“以前,朕只知中原的繁华,”黄巢望着眼前的景象,忽然感慨道,“没想到岭南也能如此。”

“只要民心安定,天下何处不能繁华?”黄宁趁机进言,“陛下若能一直善待岭南百姓,这里便是永不陷落的根基。”

黄巢沉默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