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页,正式写完中篇第一人名——“李钟渊”。
【潼关旧垒 · 雪止】
魂书第十二页完笔之刻,南关断营上空一盏魂灯骤然高燃,亮如白昼。
那是“魂书灯”——唯有魂书正式落名之人,方能亮起的“魂在灯”。
赵怀真抬手,缓缓封页。云缨将笔递还他,却未收枪。
“他名虽归,但兵权未复,冤案未解。”
“这只是……开始。”
钟渊仍跪于雪中,久久未起。
“我已无家、无军、无籍,笔归于我,又有何用?”
赵怀真却将一物抛出,那是一枚残碎的兵符。
“我曾查过,朱雀北营残符藏于旧律库,你的名并未被彻底抹去。”
“只要魂书落名,兵籍可起。”
“兵符未尽,魂未绝。”
“你回来,不只是活着。”
“你是,要——带兵。”
钟渊目光狂震,猛地握住兵符,胸膛剧烈起伏。
“我还可以……为书而战?”
云缨拍了拍他肩:“你本就不是书中之错。”
“你是书外之人,被错写了。”
赵怀真展开一幅旧卷图,地图之上,三十六个红点,标记着三十六位“未归名之魂”。
他指着其中之一:
“下一个,我们要写的人,是她。”
“她叫——苏晚。”
【当日 · 长安宫廷 · 笔议大堂】
魂书主篇发布“中篇第一名”:《李钟渊》。
诸司观笔、律笔、宫笔当即开会,讨论其有效性。
“钟渊已死七年,魂灯何以重燃?是否赵怀真篡改魂页?”
“魂书不得以情感写错人名,此篇可否作数?”
众议纷纷,赵怀真仅道一句:
“我落笔,云缨执证,钟渊亲言,魂灯为照——此篇不虚。”
云缨冷眼环视,淡淡道:“你们谁去潼关看一眼?”
群官噤声。
这时,简无辞踏入殿中,手中所持,乃钟渊旧案封章。
“据旧案记载,钟渊斩敌六十九,护后军三刻未退,战功当升三级。”
“擅离之罪,因信未传达而误断,实为冤狱。”
“现魂书复名,当予以洗案。”
大殿沉默良久,天律监首使点头道:
“此篇通过,列为‘百章中篇’第一落名。”
随即,一道新制亦公布于殿上:
“凡落笔魂书之人,若魂灯亮、笔迹存、人魂可证,可封为‘人间正名’。”
“正名之人,得还籍、归官、复权。”
赵怀真与云缨对视,两人皆知:
这是他们笔下所书,第一次真正改变人间之事。
【夜 · 朱雀营 · 云缨小帐】
雪夜归营,赵怀真伏案整理钟渊笔页,云缨则蹲在火盆边,将枪尖上的霜雪擦净。
她忽然问:“你觉得,我写得怎么样?”
赵怀真抬头,嘴角一笑:“写得像你。”
“锋太快?”
“情太直。”
“不改?”
“我改不了。”
云缨点了点头:“那你下一个,让我来写。”
“写谁?”
“你说的那个——苏晚。”
赵怀真神情微动。
“她是我笔下……最早想写,又没能写完的一个人。”
“我那时刚习笔,还不懂得落魂,写了一半,她就……没了。”
云缨轻声问:“她对你重要吗?”
赵怀真不语,许久,低声道:
“若不是她,我不会拿起笔。”
“那就让我——替你把她写完。”
赵怀真愣住,眼神复杂。
“你写她,不会吃醋?”
云缨白他一眼:“你这人写得太快,情绪又多。”
“我不吃醋——我只是怕你写得太好。”
“我万一……写不过她。”
赵怀真轻轻握住她手:“你不需要写过她。”
“你是……现在写我的人。”
云缨转头不语,火光映在她眼中,带着不易察觉的柔色。
【魂书 · 中篇 · 百章序台】
就在他们落笔苏晚之名的当夜,远在北境,一座被称作“卷心台”的古殿浮出雪原。
其上,一名面色苍白的少年望着魂书金光冲天的方向,轻声开口:
“他们开始写人了。”
“那我也该动笔了。”
他身后,是一页古书——残卷无名,正缓缓燃起。
“百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