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78小说网 > 岁时宴 > 第58章 玄穹九章·冰河启明录

第58章 玄穹九章·冰河启明录

强者的最高礼节。

"传旨。"女帝拾起一块铜人阵掉落的算筹,"即日起,国子监增设《胡汉算学比较》,以金运算术补《九章》之不足。"

谢清晏望向重新平静的墨池,池底隐约可见更多玉版的反光。年轻博士知道,这场由教育改革引发的算法革命,才刚刚揭开《墨经》尘封的万分之一。

## 十三·璇玑倒影

子夜时分,国子监墨池突然结冰。谢清晏提着玻璃风灯踏冰而行,灯罩内跳动的火焰在冰层下方投出奇异光斑。年轻博士俯身观察,发现冰下三尺处悬浮着十二块玉版,排列成《周髀算经》中的"璇玑玉衡"阵型。

"取磁针来!"谢清晏对身后学子喊道。杜衡立刻递上女帝新赐的指南车模型,当磁针贴近冰面时,玉版突然翻转,露出背面刻满的《墨经》力学篇。

冰层传来细微碎裂声,众人惊退之际,墨池中央却升起一根青铜柱。柱身缠着《考工记》记载的"蟠螭纹",顶端托着枚透明水晶球——球内封存着用水银绘制的三维九州地图。

"这是..."杜衡触碰铜柱的瞬间,水晶球内突然降下"雨水",水银在地形凹处汇聚成《水经注》记载的九条主要水系,"张衡候风地动仪的改良版!"

## 十西·金戈演数

阴山北麓的突厥残部迎来了意想不到的援军。来自拂菻的景教长老手持青铜星盘,身后跟着三十六名精通希腊几何的波斯学者。阿尔坦可汗将磁石王冠碎片嵌入星盘中央,东西方算学符号立刻在空中碰撞出火花。

"《几何原本》的圆方之术!"景教长老用银刀在沙地上画出欧几里得命题。可汗的巫师却将匈奴算筹插入图形中心,两种算法融合形成的金光首冲云霄,竟在夜空绘出阿基米德螺旋线。

长安铜人阵突然集体转向北方,眼中青光转为暗金。沈知白正在批阅的《胡汉算学比较》教材无风自动,空白处浮现出希腊字母与汉字的对照表。女帝拾起案头青铜矩尺,发现刻度己自动转换为中西通用的角度制。

"传谢清晏。"沈知白将矩尺投入浑天仪,"是时候让波斯学者见识《墨经》的杠杆原理了。"

## 十五·玉烛千机

南宫望在钦天监地下室有了惊人发现。当他用《缀术》重新校准张衡浑象时,仪器底部突然脱落,露出内藏的"千机匣"。这个用昆仑玉与南海沉香木打造的机关盒,表面刻着《周易》六十西卦与希腊十二宫图的融合星盘。

"需要同时输入东西方历法..."监正喃喃自语。他唤来国子监精通希腊语的波斯裔学子,两人合力转动匣上机关。当波斯太阳历与汉历冬至日重合时,玉匣发出清越凤鸣,吐出三卷失传的《鲁班攻城术》。

更惊人的是,书简空白处写满用叙利亚文注释的《墨子·备城门》篇。南宫望手指发颤——这证明早在汉代,东西方防御工事技术己有深度交流。窗外突然电闪雷鸣,钦天监珍藏的西域星图自动展开,上面所有星座连线都变成了《九章算术》的解题步骤。

## 十六·寒门观星

秋分这日,三百寒门学子登上了新落成的"万象观星台"。这座由女帝亲自设计的建筑,融合了希腊式立柱与汉阙飞檐,台顶浑天仪用大秦玻璃取代传统玉衡。杜衡正调试新制的"水运仪象"时,突然发现水箱底部刻着《墨经》小孔成像的精确数学描述。

"诸位请看!"少年学子将铜光对准秋分朝阳。光线穿过管壁七个小孔,在观测台上投出完美的北斗七星倒影。谢清晏接过铜管轻轻旋转,光点立刻重组为希腊字母π的形状——这正是《九章算术》圆田数缺失的关键常数。

波斯学者们突然跪地惊呼。他们发现观星台地砖的拼接方式,竟与波斯王宫记载的"智慧之厅"完全一致。沈知白拾起一片飘落的银杏叶,叶脉在阳光下显现出《周髀算经》与《几何原本》并排的定理。

"算法本无东西。"女帝将银杏叶放入《胡汉算学比较》的扉页,"正如这叶脉,看似分岔,终归同根。"

台下的铜人阵突然同时举手,掌中算筹在空中搭出立体的大明宫模型——这是用希腊几何构建的汉式宫殿,每一处斗拱都符合《九章算术》的比例。

## 十七·黄河演武

霜降前三日,新落成的黄河模型厅内水声轰鸣。陆九皋背上的矿脉图己更新为七彩丝线刺绣,老尚书操纵着水运仪象台,将《胡汉算学比较》中的融合算法输入青铜河道。十二尊铜人分列河道两侧,掌中算筹不断调整着水闸开合度。

"注意洛口段!"杜衡指着突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