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一边听,郑芝龙的描述勾勒出一幅清晰的图景,一个资源丰富、位置关键的大岛,却被两股强大的西方殖民势力割据。\三^叶-屋, ~最^新-章·节!更+新?快,
汉民虽已大规模进入拓垦,却缺乏强有力的国家力量整合与保护,还面临着内部生番的挑战。而郑芝龙,正是他意图撬动这盘棋局的关键杠杆。
现在的大明就像是一个在万米高空走钢丝的人,处处都需要平衡,稍有异动,便万劫不复,所以短期想要大明兴师动众收复台湾不太现实。
但是浅浅地谋划一下还是没有问题的,至少是为以后的行动铺路,让大明朝廷给台湾汉民撑腰还是没有问题的。
郑芝龙汇报完毕,殿内一时陷入短暂的沉寂,只有崇祯手指敲击桌面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响。心中的计划逐渐清晰,但是需要郑家配合。
“嗯…”崇祯终于开口,打破了沉默,声音不高,“镇海伯所言,甚为详尽。台湾沃野千里,扼我东南海疆门户,岂容西夷久据?数万大明子民,亦需朝廷庇护,免于生番侵扰、西夷盘剥!”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牢牢锁定郑芝龙,开口诈道:“郑爱卿,你熟悉海情,麾下更有雄师千舰。朕意已决:收复台湾,驱逐红夷、佛朗机夷,将此岛纳入我大明版图!此乃关乎社稷安危、开拓疆土之伟业!你,便是朕选定的先锋统帅!”
谈判第一准则,先开口要一个对方不可能给的代价,再逐渐降低价格,掌握谈判主动。!第.一¢看~书_网\ .首¢发′
郑芝龙心中剧震!他虽然料到想要爵位需要付出代价,却没想到竟是如此巨大!
收复台湾?这不仅要面对荷兰、西班牙的坚船利炮,更要深入陌生地域作战,消耗巨大,胜负难料。他郑家海上基业来之不易,若在此事上折损过重…
“陛下!”郑芝龙深吸一口气,强自镇定,躬身道:
“陛下雄心壮志,臣感佩万分!然则,收复台湾,实乃惊天动地之举,非一朝一夕之功。西夷所据城堡,如热兰遮、圣萨尔瓦多,皆以巨石垒砌,坚固异常,城头密布红夷大炮,射程远、威力巨。”
“其舰船亦犀利,海上交锋,我水师纵有数量之优,攻坚拔寨,恐伤亡惨重,耗费钱粮更是难以计数。且岛上地形复杂,生番众多,大军深入,补给线漫长,处处被限,恐…”
他顿了顿,偷眼觑了下崇祯的脸色,见皇帝只是面无表情地听着,崇祯自然看到了郑芝龙的动作,将面瘫演技催动到极限。
郑芝龙看崇祯并无打断之意,便继续谨慎进言:
“再者…陛下明鉴,如今中原流寇未靖,辽东建虏虎视眈眈,朝廷府库…恐难以支撑如此跨海远征之巨耗。若战事迁延,或稍有挫败,朝中物议沸腾,于陛下、于臣,皆非善事。臣以为…是否可暂缓图之?或徐图之?先固福建海防,待国用稍充…”
“暂缓?徐图?”
这不是崇祯想要的,想要崇祯出钱是不可能的,看来还要再吓一吓郑芝龙。~x`w′d+s*c-.?c?o¢m*
于是崇祯的声音陡然拔高,崇祯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上去好像在压抑着怒火说道:
“郑芝龙!朕授你伯爵,许你通商专权,所为何来?难道只为让你守着福建一隅做你的海上富家翁吗?其舰船可随时威胁我东南沿海,封锁航道!”
“其占据大员,更可源源不断招诱我沿海流民,此消彼长,终成大患!你让朕,朝廷如何自处,让朕和朝廷落下一个不恤国事的骂名吗?”
“富可敌国”四个字瞬间让郑芝龙背后渗出冷汗!皇帝对他的家底竟如此清楚,这既是倚重,更是警告!
崇祯觉得还差点火候,打算继续施压,谈判第二准则,坚持不要脸,误导对方,让对方认为这个假底线是真底线,崇祯觉得还是要给对方一点提示。
“朕知道国库空虚!知道流寇肆虐!正因为知道,才更要拿下台湾!”
“你方才也说了,台湾土地肥沃,可种稻米、甘蔗!若得台湾,既可安置陕甘、中原源源不断之流民,解内地燃眉之急,使其有地可耕,不致为贼所诱。”
“又可开辟新的税源、粮源!荷兰人能收人头税,我大明就不能收田赋?在加上东南诸省海防重担减轻,裁剪海防兵员,此乃开源节流、一举两得之策!至于耗费…”
他停下脚步,图穷匕见,“你郑家经营海上多年,富可敌国!此次远征,朝廷自会拨付部分钱粮军械,但大头,需你郑家水师自行筹措!此战,便是你郑家报效皇恩、证明忠心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