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78小说网 >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 > 第66章 江波守寨

第66章 江波守寨

太平民团团员的江波,已经成为汝南大营的实际控制者。

相比于杨平起步时的那十多位高级军官:

钟矛善于交际、有眼光;

齐峰足够忠诚、心思缜密;

牛庄忠诚、一根筋;

黄正、马河智商较高、学习能力较强;

而江波,则是这些人中思维最为灵活之人,为人极为跳脱,常有出人意料的想法。

比如杨平在魏家坞堡旁边的颍河里,下竹笼捕鱼的时候,江波就已经提议杨平建造竹筏,将捕鱼的竹笼放到河中间。

江波对得起他的姓名,水性也很好。当时杨平手下也就操练了百十号人,却直接给他调了20人,让他负责到颍河中间去捕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位确实也没辜负杨平的信任,每天都有不俗的收获,就靠着这些鱼肉熬成汤,给手下这百余青壮补充营养,

才能让杨平在元宵节之夜,以100名装备简陋的轻装士兵偷袭魏家坞堡成功,瞬间控制了魏家大院,斩杀了魏家嫡脉,俘虏了魏家坞堡内的佃户、庄客。

而当杨平决定将老营迁到汝南时,大营表面的控制者是副都督陈皮、以及当时杨平任命的两个后备旅长石臼和宁季。

但军队的指挥者却是江波。

到达汝南后,江波就迅速地以原有的老七团、老八团、老九团为基础,编成3个作战旅(每旅500人)。

在杨虎抵达汝南,传达了杨平关于让汝南大营派遣一部分青壮到临颍县协助守城的命令后,

江波立即以这3个旅为基础,组建了近2400人的北上大军,由赵茁、孙力二人率领,北上去支援杨平。

而他和杨虎,以及负责大营后勤调度的刘七,迅速以3个旅留下的300余人为基础,组建了十个300人的民兵团。

作为现代穿越过来的杨平,深知情报的重要性。所以刚稳定下来的江波,就向汝阳县和平舆县派遣了暗哨。

在三月初三,汝阳县城内就传遍了曹操上表刘辟为汝南郡太守之事。~卡_卡^暁?说`惘+ `已_发¨布¢最+薪¢漳-劫^

汝阳县的暗哨仅靠两条腿,在第二天下午就跑完了数十里地,将此事报告给了江波、刘七和陈皮。

陈皮一面派遣传令兵,向北面去通知杨平(两条腿的传令兵,肯定跑不过骑马的龚元),

一面命令江波,迅速集结民兵部队,准备抵挡刘辟的大军。

根据陈皮、石臼、宁季、江波、刘七、杨虎等汝南大营主要领导者的商议,认为应当执行杨平常说的"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的策略:

放弃现有的其他营寨,以及耕种的十多万亩土地,将太平民团在汝河之南的三万余部众,全部集结到北宜春县城内,实施坚壁清野!

依靠目前营地内尚有的数千石粮食,足够坚持一个月以上。

而一个月内,在北边统领大军、击败曹军精锐的杨都督,肯定能南下回援,到时候刘辟就死定了!

几人制定了坚壁清野的防守战略以后,就开始迅速召集散落在北宜春城西部40多里地范围内的民众。

由于北宜春城面积太小,即便是进行集体安置,最多也只能容纳2万人。

于是江波提议,由其率领5个团约1500人的民兵队伍,在北宜春城东北角3里地的汝河南岸拐弯处扎下大营,与北宜春城形成犄角之势。

陈皮等人商量以后,同意了江波的提议。

并且将5000余从魏家坞堡出发的老太平民团部众,和5000余路途中收编的部众安置在城外的大营里。

因为这一万余人的组织度和忠诚度,可不是后来因粮而聚的那些难民们能比的,即便是在城外扎寨,也不会有溃逃的风险。

而后来因为一口吃的加入太平民团的那些难民们,全部关在有城墙的北宜春城内,想逃也逃不出去。

只能说杨平用一个月时间搭建的草台班子,其管理水平已经超出了这个时代普通诸侯们的团队水平了。

(也有可能是这片土地上从来不会缺乏有才能的人,缺的只是他们施展的平台。比如说,整个大汉朝也不过是一个县的人才就给建起来了!)

所以等三月初六上午,刘辟带着一万二千多大军,赶到北宜春城前时,见到的是一个防守严密的小城,以及在城东北角河边,可以直接威胁北面和东面城墙攻击者的一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