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辛/醉!筷!
乔蕤的军阵,瞬间就被犁出了几道口子。
待张元帅跨马挺枪,从侧翼插入一个军阵后,吃了神力饼干、气势高涨的教导旅士兵,奔跑着冲入了乔蕤的3个军阵。
那3个军阵还没来得及从混乱中转向过来,便被披着板甲、手持锋利武器的教导旅士兵杀伤一片。
仅仅一刻钟不到,1500人的敌军就崩溃了。"
说到这里,张木终于有了些自豪的神态:"敌军主将乔蕤,当时的反应还是比较正确的。
他知道停在他正南方百步之外的战车以及骑兵在等他的破绽,
于是在前有狼(车骑战阵)、后有虎(教导旅1500余精锐)的联合夹击中,这位主将选择,利用身前的一个校尉部500人,稳住前方的车骑战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自己则带着亲卫,骑着战马从后方的3个军阵间隙中冲过去,企图打乱教导旅的进攻节奏。
但乔蕤没想到我教导旅战斗力如此强悍,他的士兵稍一接触,便有了崩散的趋势。
桥蕤率领的十几名骑兵固然勇猛,但是在以大队为单位,列阵进攻的全甲护民军团面前,却根本杀不动。
仅仅一个冲锋,乔蕤身边就只剩下了5名亲卫。
教导旅发现有骑兵冲击自己阵型,已经抵近到混战区域30步内的16部三弓床弩,开始精准地向乔蕤这5名骑兵射击。
乔蕤不愧是武艺高强的战将,关键时刻抱着马脖子、将身体斜挂在马肚上,躲过了弩箭攻击,
但他那几名亲卫可没那么好运了,纷纷被弩箭射中,强大的动能直接将亲卫钉到了地上。
乔蕤见状,立刻弃马而逃,但这位骑马过来的武将,已经被张辽元帅发现了。
于是张辽元帅策马挺枪绕了过来,在乱军中杀出一条血路。
当元帅的槊锋,距离乔蕤脖颈不到3尺时,这位反应能力极强的武将,直接来了个驴打,滚躲过致命一击,
不等起身便大呼道:'某投降!某投降!'"
自豪的张木,在讲自家主帅生擒敌将时,那是十分兴奋,已经忘了这是在给几十位军官汇报战况,已经开始用手比划了。
随后的战斗就没有什么好说了——乔蕤投降,已经崩溃的袁军士兵立马化作溃兵,有跪地投降的,也有企图逃跑的。
停在官道南面的战车部队和骑兵部队,立马化身"捕俘小能手",在原野上抓捕俘虏。
截至张辽派出传讯兵传令时,乔蕤这3500大军,被斩杀1200余人,除了寥寥无几的人逃走以外,其余尽数俘虏。
至于歼灭了乔蕤主力后,张辽下一步的出兵打算,张木也细细对杨平道来。总结起来就是两点:
第一,命令车骑部队迅速南下,攻击五里外的牛正所率的500后卫以及1000民夫;
第二,想办法说服乔蕤投降,占领平舆县城。
即便不能说服乔蕤投降、兵不血刃拿下平舆县城,张辽也已经做出了攻城计策,保证在明天早上之前拿下平舆县城。
随后,张辽将会率部向东,占领洪河与汝河交叉口处的重要城镇新蔡县,防卫东部袁术可能而来的援兵。
堂内众将听闻张木对"景家祖坟伏击战"(后来,这场伏击战就被命名为景家祖坟伏击战)的讲述,纷纷心驰神往:
张辽这种两头夹击的伏击战打法,颠覆了传统伏击战从行军中部开打的战法,也取得了不俗的战果。
这些军官,一个个都在想着:自己以后打伏击战,也要向张辽元帅学习。
杨平在听到张木诉说,这场伏击战中教导旅和车骑部队仅仅损失200多人后,总算放下心来。
随后便安排张辽这4名骑兵前去休息,杨平则便连夜派出传令兵向张辽传讯,表示:东部战场,仍由张辽全权负责。
自己会在三天后的3月15日抵达平舆县,为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随后,杨平只留下一个亲卫队,任命代理近卫旅旅长的黄邵,带领调整后近卫旅主力1400余人,于明天早上南下平舆县,听从张辽的调遣。
黄邵听到自己刚刚加入杨平的队伍,就被委以重任,激动地起身应命。
会议的最后,杨平当着所有军官的面,任命在这次上蔡县攻防战中,立下赫赫战功、失去一只胳膊的混编后勤营副营长王焕,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