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与第二排蜈蚣船两侧分别有十艘并排的蜈蚣船与其相连。
这一下就是30艘船、1500名士兵。
在这些士兵完成登陆后,像挂件一样的两侧蜈蚣船和后部的蜈蚣船,便松开了并列战船所用的绳索,散成一艘艘小船,开始向东、南、西散开。
不多时,在西侧警戒的另外50艘蜈蚣船,便开始接近由两排20艘蜈蚣船组成的大型临时码头,不断用靠帮的方式,向岸上输送士兵。
整个过程基本上做到了有条不紊。
就连最后登陆的第三师师长黄邵都拍着江波的肩膀说道:“真不愧是都督看重的人,水师训练得竟如此精锐!
天下间,能在半个时辰内将5000步兵送上河岸的,可能也就荆州刘表的水军勉强能做到吧。”
江波只是谦虚地笑了笑,然后与黄邵作别——毕竟,水师前锋的教导第六旅,已在西侧5里开外进行警戒了。
而此时,距离天亮也已不足两个时辰。
看着黄邵带兵,有条不紊地追赶前锋部队,江波拿着竹竿插到水里,一个跳跃便来到解开绳索束缚的前锋船上,
开始指挥船上水兵逆流向西而去,并在此过程中完成了100艘蜈蚣船的编队。
杨平懂得的水上作战案例太少,所以水军的一切战法,都是由江波和水兵们自行研究,最后再由杨平提出改进意见形成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时,第六师在水上用的,就是从步兵战阵阵改进过来的密集式冲锋阵列:
100艘蜈蚣船、5000名水兵按照编制,20艘船、1000人编为一个旅;
这20艘船则编成四乘五的作战队形。
其中,教导第六旅、第16旅、第26旅,3个旅3000余人作为进攻主力,此时已缓缓靠近袁军水寨;
作为后续主力的第36旅,则在前方船队后两里外,负责支援、及应对东面可能过来的威胁;
最精锐的近卫第六旅,则是在两河交汇处宽阔的水面中央,做总预备队——因为两河交汇处水下暗流涌动,非精锐的教导第六旅不能胜任这项任务。
可以说,江波已经领会了杨平“作战时别浪,一定要谨慎”的思维模式,把能够考虑的问题全部考虑了。
他安排的这个作战队形:如果主力3000人进攻顺利,那么在河道中央的近卫第六旅和大军后方的第36旅就起警戒作用;
如果主力3000人进攻不顺,其后方的第36旅就会迅速支援;
如果这4000人进攻还是不顺,最后再上的就是精锐的近卫第六旅了。
江波把一切都想到了,就是没想到敌人会那么拉垮!
天亮之前,水上的江波,在被高高支起的船塔上,用单筒望远镜看到了两里地外,已抵达桥蕤步兵营寨东侧,不到200步的黄邵,在地上点起的3个红灯笼。
瞬间,隆隆的战鼓声,打破了黎明之前宁静的淮河北岸。
早已潜伏进袁军水寨的水鬼们,迅速斩杀了守卫寨门的袁军哨兵——这些倒霉蛋在天亮前最困的这段时间内,一个个精神萎靡,在打瞌睡中就被送到了阎王殿。
水寨大门打开以后,作为此次进攻先锋的教导第六旅,在旅长阮武带领下,20艘船迅速靠近不到百步远的码头。
穿着全身桐木甲、胸前挂着板甲、手拿6尺长短戟的精锐水兵,以小队为单位,迅速登上了靠在码头上的袁军船只……
随后而至的第16旅士兵,则迅速列出步兵阵势,以大队为单位,向码头外水军的营帐开始冲锋……
与此同时,北方不到一里地外的桥蕤大营,也响起了震天的喊杀声。
在睡梦中的袁军被惊醒以后,直接被这震天的喊杀声吓蒙了——
4月中旬,天气已暖,这些袁军士兵大多赤裸着身体躺在行军床上,此时被惊醒,立马有一个个裸男冲出帐篷,在已不算明亮的月光中甚是辣眼!
战斗,在江波敲响战鼓的时候,其实就已经结束了——
一万披甲精锐占据有利地势,偷袭毫无防备、还在睡梦中的5000敌军,
胜利是没有任何悬念的,区别在于己方士兵伤亡多少,又能抓捕了多少敌方俘虏而已。
天光大亮时,江波和黄邵坐在桥蕤的中军大帐里,二人对了一下战果。
首战大捷让江波十分兴奋,对着眼前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