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反射地跟着歌声鼓点走起了齐步,
把杨平出兵前过浮桥的注意事项全部抛到脑后了。
桥上的士兵们听到有人喝骂他们,扭头一看,就看到箭塔上那个拿着大喇叭气急败坏的人。
近卫营的士兵,可以说是最熟悉杨平的,那熟悉的声音和单薄而挺立的身影,让这些士兵们迅速反应过来,连忙改变步伐,再也不敢昂首挺胸阔步向前了。
而此时,正骑着马站在东岸的张辽却一阵汗颜——自己只顾着领着车骑营列阵了,又把把的交代给忘了。
同时却更加佩服杨平的细致,连过桥时的步伐都给考虑到了。
张辽刚刚感慨完,就见前方骑兵迅速过来报告:“禀报将军,袁军大寨,中门大开,有一支骑兵已经缓步出寨。”
,!
张辽一听,立马命令身旁的刘处、张和:“你二人速速率领车骑营,在第一师阵列东侧列队,防备骑兵突袭。”
张河、刘处二人立马抱拳应诺——刘处一马鞭抽在马屁股上,立刻前去集结了百余机动骑兵前出。
张河则迅速命令前面的御手驱动马车,向前而去。
(这里要说一下杨平车骑营的编制:
一辆双马双轮战车,上面有两名御手在前,中间是一部双弓床弩,由车后部的两名士兵操作,同时,这两名士兵一人还有一支长度两丈的卜字长戟。
一辆战车就是一个战车小队,战车后边跟着一个小队12人的步兵,16人称之为一个战车中队。
两辆战车外加24名步兵,32人称作一个战车大队。
一个车骑团共有两个战车大队(4辆战车加48名步兵),还有一个骑兵中队(24名骑兵)、一辆指挥战车以及8名教官和后勤人员,一个车骑团编制100人。
作战之时,四辆战车并列于指挥战车两侧,48名步兵跟随在5辆战车后边,24名骑兵分列在5辆战车两侧后方。
一旦开始冲锋,真的是势不可挡!
车骑营共计编制十个车骑团,分为左右两个旅,另外还有两个大队100名机动骑兵,加上后勤人员,共计1400人。
共计有骑兵约350人,指挥战车及后勤战车共20辆,双马战车40辆。
60辆战车后面,还可以各拖拽一辆双轮架子车,用来拉粮草和辎重。
整个车骑营备足物资,具备5天内,突击千里的能力。)
喜欢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