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对于我们护民军这种,以纪律性阵列作战为主的部队而言,即便是我外舅温侯,也讨不到任何便宜。”
说到这里,杨平对荆州做了总结发言:
“加上荆州其他各郡驻防的兵马,荆州此时有十万兵力。
加上荆州富庶,荆州兵的披甲率也达到了两成以上,武器装备也称得上先进。
所以,如果仅论整体实力而言,我太平民团和荆州,只能算势均力敌。”
说到这里,杨平放下指挥棒,对在场的众人说道:“但是,我军有我军的优势,此战我军是必胜的。`s·h`u*w-u-k+a*n¢.`c?o?m!
下面,由龚元参谋,给大家汇报一下我太平民团治下护民军的军事实力。”
说完,杨平就坐到一旁,由17岁的参谋龚元,来照本宣科地汇报现在护民军的实力。
龚元拿着笔记本,念道:“目前,我护民军步兵共编制7个师,总兵力5.6万人;
编制一个车骑营5000人,已全部到位;
水军都统司两个师、两个旅,加上后勤共1.5万人;
3个新兵训练大营,此时还有约1万人的后备兵力;
另外,军工司和后勤司,为执行荆州作战计划,成立了一个5000人的混编综合后勤保障营;
守卫部队,目前有两个警备旅以及22个警备团,总兵力9000余人。
若论兵力而言,我太平民团治下总兵力,也达到了十万人,与荆州不相上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我护民军十万人,全部装备有铁顶竹制詹帽、全身的竹甲,
除了刀盾兵以外,其余作战人员,全部配备胸前板甲。
另外,我军的兵器,无论是远战、还是近战,都是极为锋锐的,
后勤保障、军官配置、士兵素质,我军都远远优于荆州兵。
特别是,我军有一支5000人的车骑营,若在野外进行浪战,可轻松击败2万人的荆州步兵……”
龚元说的很细致,基本上从兵力、武器装备、后勤保障等方面,把护民军的优势,仔仔细细地向在场的高层人员介绍一遍。
随后,就再次轮到杨平唱独角戏了。
杨平站起身来,对在信心满满的张辽等人朗声说道:
“诸位,此战,我们打的是灭国之战,其目的,就是要消灭整个荆州的抵抗力量,占据整个荆州。
下面,就是本都督为占领荆州,制定的总体战略规划。”
说到这里,杨平稍微停顿了一下,在场的众人,纷纷拿起了杨平给他们准备的笔记本以及铅笔,准备做记录了。
杨平也没有看地图,而是凭借自己超强的记忆力,缓缓说道:
“目前襄阳附近,约有刘表的部队3.5万人。
根据本都督的推测,此时的张济所部,应该已经抵达穰县附近。
在这里,本都督给你们下一个定论:张济所部,定然会在穰县附近顿足不前,更有甚者,张济有可能会死在穰县附近(这当然是杨平根据历史书上的记载,得出的情报)。”
杨平也不理会在座中高层的惊讶目光,继续说道:
“有张济这万余西凉兵作为开局,此时,刘表肯定已经集结了襄阳附近能够调动的兵力。
而本都督制定的战略就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不以攻城略地为目标,而是以歼灭刘表有生主力,为战略目的。
在我们得到张济所部的求援之后,会派遣一支精兵,以快速穿插的作战方式,抵达穰县附近。
再具体一些,就是在湍河附近,我们尽量要把刘表的目光吸引到这里,摆出在湍河附近与刘表决战的态势。
而且,我们要出动,让刘表感觉我们能达到的兵力极限。
所以,在湍河附近,我们护民军至少要集结4万人的步兵部队,
会同张济所部近万人,5万大军压境。
迫使刘表抽调江夏、南郡、长沙的兵力前来支援。
等我们将刘表的目光,全部吸引到南阳郡的西部湍河附近时,再出动奇兵。
我们的水军部队,会秘密地通过陆地转运的方式,把200艘蜈蚣船,运到南阳郡西南部的唐河上。
在合适的时机,顺着唐河西进,一举覆灭刘表在襄阳的水军,占领襄阳城,
切断刘表大军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