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平又温和的说道:"黄家主,请你带句话给黄汉升,他儿子黄叙的病,我太平民团能治。"
黄承彦听了,心下更是惊讶:这杨都督怎么什么都知道?
黄忠的独子黄叙确实是疾病缠身,眼见不能活了!
这杨都督以建功立业、留名青史之机诱惑黄忠,又以建国称王之地位许诺黄忠,再以能治好其独子的病为承诺,
三管齐下,刘表给黄忠的那点恩惠,如何能与之相提并论?!
于是,黄承彦都不知道今天第几次向杨平行礼了,信誓旦旦的说道:"请都督放心,在下必定说服汉升来降。¨嗖`嗖·小\税_罔? !冕!费*跃?黩¨"
堂中众人,看杨平给黄家许诺如此多的好处,纷纷心动,表示:自家也有家中子弟、故旧官吏在荆南地区从军、为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等皆愿派遣家中嫡系前去说降,定使都督兵不血刃地拿下荆州。
对此,杨平终于给出了这些世家大族好脸色,微笑着一一给其许诺了封地。
而那些地主豪强,也一个个的不甘示弱,表示自家愿意为大军带路、提供粮草。
若大江之南的荆州兵不识好歹,我等也愿为先锋,收拾了那帮混球!
对此,杨平一一许诺了铠甲、兵器、药品……堂中气氛热烈的根本就不像是生死仇敌。
有些地方实际控制者合作,杨平打荆州,就几乎没有阻力了!
坐在角落的诸葛玄,是不掺和这些事的,但看了杨平的操作,心中那是激起惊涛骇浪——
打个比方,杨平现在就等于是拿着刀子,在堂中这些世家大族地主豪强身上割肉,
然后在纸上画了一块肉,告诉他们,这些肉更加肥沃。
我割了你们的肉,再把这些肉给你们添上,只需要你们去拿就行了!
本来的生死仇敌,此时却如此其乐融融。
由不得诸葛玄感慨:"杨都督这招“无中生有”用得好生老辣!政治玩的真溜?"
但诸葛玄与黄承彦等人心中都明白:海外封国看似画饼,实则是杨平允许他们体面退场的唯一选择——
比起被清算,带兵开拓已是最好出路。
如果杨平知道诸葛玄等人的想法,肯定会跟他们说:"本都督真的不懂政治。
但是当年有位伟人说过:政治就是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把朋友搞得多多的。"
如此简单的话语,杨平牢记于心。
来到三国以后,他的操作正是奉行了这句最朴素的政治原则。
说简单点,就是杨平以超越这个时代的知识水平,建立了一套碾压于这个时代的工业基地,拉起了一支拥有军魂、对这个时代诸侯军队降维打击的强军。
以强悍的实力,将这些旧的统治阶层打得没有脾气,在明晃晃的刀锋威胁下,再给你们一条生路。
如此,就由不得他们不配合了!
这场开疆拓土大会前半程,杨平对这些世家大族之主地主豪强,充满了压迫感。
后半程,杨平则变得如沐春风,充当一位公平的仲裁者。
在那张宽大的地图前面,杨平一个一个地给他们分配势力地盘。
甚至给他们介绍了他们地盘内的矿产、土地资源、水利资源、林业资源……
以及所在区域内可能有的夷蛮之人,以及这些人的秉性。
同时,对当地的气候、常见的疾病,等等等等,杨平如数家珍。
这些平时高高在上的豪强们,听得如同小学生一样。
杨平见有人记不住,还让亲卫们拿来了笔记本、铅笔,让这些人一一记录。
用杨平的话说就是:"本都督给你等说的这些,那是比武器、铠甲更重要的东西。
你等若能记得清楚,将本都督的应对之法使用得当。
本都督可以保证,你等迁过去的族人至少能活下来八成。
本都督不是流放你们,而是真心的希望你们能去开疆扩土,建国称王。"
这一下,堂中众人对杨平的敌意已经降到了极致。
说起来,这些人是真有点贱,你给他打怕了,再给他点好处。他们不仅不会怨恨,甚至认为杨平比那刘家天子要强得多,至少,杨都督不会做出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事。
大会开到了正午,堂中众人的胃虽然已经开始造反,但他们都不愿意结束这场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