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这个小小军阵的十步之内。
却见6名长矛兵迅速投出了手中的短矛,随后又是六枚短矛。
而前方4名盾牌兵,则将斩鬼刀、短戟插进地面,甩出了身上的飞斧。
还没有正面接触,鞠义这30多名亲卫就伤亡了十多人。
要不是鞠义骑着马在队伍后面督阵,他知道:自己这30多名亲卫,此时,就已经被这支护民军小队给打崩了!
终于短兵相交,盾牌阵之前的战斗,几乎是鞠义在许县城内的翻版:长矛攒刺,短戟勾削。
特别是那2名弩兵,将弓弩挂到背后,也是拿着6尺长的卜字短戟,开始和盾兵进行配合,列成2个方盾在前、圆盾与弓弩兵在侧的三角形作战阵型。
而6名长矛兵,也同样迅速变成了2个三人作战小组。
这4个步战小组相互配合,列出一个四方形的空心阵势,边战边退。
冲过来的鞠义亲卫,不断陷入这4个战斗小组进退往复之间组成的空心阵中,
不是被短戟勾杀、就是被长矛捅死。
这个12人的小队,就这么诱导着鞠义的亲卫边打边退,后退不过20步,鞠义的20余名亲卫,就被斩杀了一半!
即便是鞠义亲自骑着战马从侧翼攻击,但是面对3斜立起来的长矛,烂泥地冲锋的鞠义,无法提起马速,也无法建功。
由于逃的太急,鞠义这帮亲卫也没带弓箭,在无法远程射杀的情况下,就靠近距搏斗,这4个如同刺猬一样的战斗小组,就让鞠义无从下嘴。
看着只剩下11名的亲兵,鞠义决定不在这里耗了,调转马头准备撤离战场。
但哪还来得及?
这4个战斗小组战斗这几分钟,损失了三四人,但是每个战斗小组损失之后,便会迅速向其他战斗小组靠拢。
此时,还能保持3个三人的作战组。
见鞠义等人要逃,也不去追赶骑着战马的鞠义,反而向仅剩的11名鞠义亲卫粘了上去。
这11名亲卫看到自家主将已经骑马东逃,而前面的几位杀神又挺着武器冲了过来,吓得亡魂皆无,丢下武器高喊投降!
而鞠义之所以逃跑,也不是因为眼前这支作战小队,而是前方不足百丈,已经又有数个这样的战斗小队,缓缓地从侧翼绕了过来。
一旦被他们包围,即便自信武艺高超的鞠义,也自问逃不出这些列成奇怪阵势步兵的围杀。
鞠义向东逃了二三里,见一里之内没了敌人,而此时天色已经蒙蒙发亮,略微松了一口气。
向南方看去,就见自家的大营此时已经没已经没了喊杀声,一队队穿着银灰色板甲的护民军士兵,开始出营北上搜捕溃兵。
鞠义略微估算了一下自己的马力,在这烂泥地里,自己的战马要是向东赶往陈宫的大营,则不比沿河岸赤脚前进的护民军步兵快多少!
鞠义性格狂傲,但军事能力确实够强。略作思考,鞠义就知道:如果自己的许县遭到了护民军的突袭,那么高干、审配驻守的临颍县,肯定也遭到了护民军的突袭。
护民军如此精锐,又是夜间突袭,鞠义不认为高干等人能挺得比自己长久。
也就是说,河北兵,此战是败了!
现在自己要考虑的不是怎么反击,而是怎么保命了。
想通这一茬,鞠义调转马头开始向北奔逃。
如果鞠义在出许县之后,直接调转马头向北奔逃,即便是地面再泥泞,战马跑得也比赤脚2条腿的步兵快,但他却耽搁了太长时间。
向北跑了三、四里,鞠义在晨曦之中就见一条由战马组成的一字长蛇,正在缓缓的自西向东前进。
鞠义大眼一看,最起码有3000骑兵。
这些骑兵以五丈的间距,列成一字长蛇阵,向东而去,却时刻警戒着南边。
在队伍中间的姜牛儿,看到南边跑来一匹孤零零的战马,穿的又不是护民军骑兵标配的银灰色马甲,就知道:这要么是鞠义军中的传令兵,要么就是鞠义手下的重要将领。
姜牛儿就命令前边的传令兵吹响了号角。
还在行进的骑兵队伍瞬间就停下了脚步,有一队50人的骑兵,向南调转码头,手中的弓弩开始上弦。
狂傲的鞠义不愿意当俘虏,他以绝死的心态挺着长枪,提起马速向这支骑兵冲击。
鞠义冲到已经列出攻击阵型骑兵20步前时,齐刷刷的弩箭就朝他射来。
鞠义穿的是双层铠甲,正面射来的箭矢纷纷被他的铁甲挡住,除了在他身上挂了十来只箭矢之外,倒也没有其他伤害。
但是他胯下的战马却被射成了刺猬,悲鸣一声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