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78小说网 > 从404空军基地开始的星海征程 > 第109章 砺剑

第109章 砺剑

力,因此都决定研制新的大推力航发。

雨燕的航发在格拉克斯内部代号为gfe-2205a,为第三代三模态变循环发动机。最大推力虽然赶不上trr-177e\/a的41.5吨,但是也足有38.7吨。只不过,trr-177e\/a一方面要追求更大的推力,另一方面为爆发推进模式以及分布式矢量系统,装了不少设备,因此整机的重量要比gfe-2205a重上不少。

两相取舍之下,实际上两台发动机在战斗机上的整体表现,基本上是一致的。

航发性能近似,但是放在整机上,效果就截然不同了。圣剑项目的整机推重比高达2.75已经相当骇人,但是雨燕的整机推重比则是达到了更惊人2.81!

能达到这么高的推重比,其结构设计自然功不可没。圣剑虽然在诸多方面上采用了相当激进的设计,但是在机体的框架上,依旧采用了传统的轻质超合金框架和硬质复合材料蒙皮。而雨燕则是采用了新式复合材料制造机身框架,在蒙皮上更是使用了全新的【凝胶状柔性金属材料】作为蒙皮。

在几种新材料的帮助下,雨燕的整机重量足足比断钢圣剑二号机轻了2.6吨左右。

当然,如果只是追求轻量化设计,那么是犯不着使用这么麻烦的技术的。但是格拉克斯的设计师在三代机的定义上,和李听寒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他同样认为,三代机就应该在各项性能上,对二代机形成全面超越。

因此,如果雨燕只在推力上和二代机形成了代差,那在设计师眼里是完全不够的。机动性,航电设备,挂载能力,这些都是必须要考虑到的。

对机动性的追求,正是这架战斗机采用柔性金属材料作为蒙皮的原因。

这还得从其机翼设计说起,为了追求机动性,寰宇科工的两代产品,也就是xta-11和xta-19都采用了可变翼结构,在xta-19上更是极其极其激进,纵观人类历史,也还没有出现过一款像xta-19这样,能将前掠翼变为后掠翼的战斗机。

而如果将xta-19,也就是圣剑视作激进,那么雨燕则是在激进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达到了科幻的程度。

其机翼虽然看上去只是常规的后掠翼,但是其内部结构就另有乾坤了。其机翼内部有大量细小的可活动组件,在机载计算机的帮助下,可以随时随地对机翼和尾翼的大小以及形状进行一定调整,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连机翼都可向上或向下进行一定程度的折叠,保证时时刻刻都能获得最优的飞行效果。

根据格拉克斯公开的数据显示,雨燕的机翼面积最大可扩展18%,最小可缩小10%,最多可以下折45度,上折15度。全动垂尾的面积最大可增加10%,最小可减少6%。~微*趣`小·说· ¢更!新·最*全_

如此大幅度的变化是一般的硬质蒙皮材料,甚至一般的柔性金属都无法做到。而凝胶状柔性金属材料最大的特性,便是兼顾了强抗冲击性与延展性。格拉克斯正是看上了柔性金属材料的特性,才研制出了这种特殊的可变翼结构。

当然,先进的可变结构也需要更先进的控制系统才行,在这方面,寰宇科工的fbrf,也就是射频飞控确实还是居于领先地位,而格拉克斯就不如寰宇科工了。但是,东边不开西边开,既然不能在飞控上下功夫,那就在人机结合上更进一步。

别忘了,包括独行隼和女王隼在内,其座椅都是从格拉克斯采购的,上面都内置了紧急g力抵抗系统。而这套系统内,拥有一套简易神经直连系统。格拉克斯的方案,正是在简易神经直连系统上做出改进,通过特殊的驾驶服与飞行头盔,直接读取飞行员的脑电波,再将其映射到战斗机上实现实时操控。

不仅如此,要知道,能读取脑电波,就意味着可以直接绕过人的五感,直接向大脑传递信息。现在的战斗机上,耗电量最大的除了雷达之外,就是需要时刻运转的全景式座舱。在使用直接向飞行员大脑输送信息的技术后,全景式座舱已然没有那么必要了。

除此之外,雨燕上也搭载了量子雷达技术,只不过格拉克斯并没有像寰宇科工那样独力研发,而是拉上了几家公司一起。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研制出的量子雷达探测性能,甚至比寰宇科工的还要领先一些。

不过嘛,几方联合研发虽然可以发挥各方的长处,但是也很容易把各方的短处叠在一起爆发出来。这型雷达虽然探测性能强劲,但是作为代价,其耗能就有点小小的夸张了。更要命的是,因为没有分布式矢量系统,为了追求机动性,雨燕的机身偏小,是没有办法像圣剑那样,靠着庞大的机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