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效果肯定比这纯玉米面疙瘩强上百倍。
张河和李根听得一愣一愣的,眼睛越睁越大,感觉好像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在他们面前缓缓打开。
“原……原来是鱼饵的问题?”李根恍然大悟地一拍大腿,“我说呢!我那窝窝头都比这鱼饵香!”
“对啊!还得加蚯蚓!加臭豆腐!”张河也是连连点头,看王小虎的眼神,己经从“小师傅”变成了看“活神仙”。
“指点”完了之后,王小虎从桶里挑了两条个头最小,但也有半斤多重的鲫鱼,递了过去。
“这两条鱼,就算是我跟你们换的鱼饵了。”他小脸一板,一本正经地说,“你们也别说我占你们便宜。我这可是‘祖传’的秘方,一般人我都不告诉他。下次你们用我说的法子试试,保证比今天钓得多!”
两个男人又惊又喜,手忙脚乱地接过那两条还在活蹦乱跳的鱼,那鱼在手里一挣扎,力道十足,让他们俩激动得脸都红了。
“哎呀!谢谢你啊!真是太谢谢你了,小师傅!”
“对对对!您真是个好人!不,您真是个能人!我们哥俩今天算是开了眼了!”
他们俩捧着鱼,感激得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一个劲儿地道谢。
王小虎则摆了摆手,一副“深藏功与名”的小大人模样:“行了行了,我们要回家了,叔叔再见。”
说完,他便一手提着那个装满鱼的小木桶,另一只手拉着小花,招呼着王小牛,转身就走。别看他年纪小,力气却大得出奇,那十几斤重的木桶在他手里,跟提个空桶似的,毫不费力。
看着他们兄妹三人渐渐远去的背影,张河和李根捧着手里的鱼,半天没回过神来。
“老李,我……我不是在做梦吧?”张河狠狠地掐了自己一下。
“这谁家的孩子啊?也太……太神了!”李根看着手里的鱼,感慨万千,“小小年纪,本事这么大,心眼还好,不贪财。了不得,真是了不得!这孩子将来,指定是人中龙凤!”
……
王小虎带着弟妹,提着沉甸甸的渔获,走在回家的路上。
他心情极好,刚才那一番操作,简首是一举三得。既兵不血刃地解决了麻烦,又没落下话柄,还顺便在钓鱼圈子里,给自己这个“小神童”的人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更重要的是,灵草空间里,那股因为震惊、羡慕、感激等情绪转化而来的能量,还在源源不断地涌入,让他浑身都暖洋洋的,舒坦极了。
一路上,他们这三个小不点,提着两大桶几乎要满出来的鱼,自然成了街上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路上的行人,无论是拎着菜篮子的大妈,还是推着独轮车的大爷,看到他们这副模样,无不投来惊奇、羡慕的目光。
“哎哟我的天,快看那几个孩子!提的是什么?”
“是鱼!好家伙,满满两大桶鱼!这……这是把护城河给包圆了?”
“这谁家的孩子啊?也太能干了吧!看看那最大的草鱼,得有五六斤重!”
“啧啧,这年头能吃上鱼,那可是享福了。这家人,有本事!”
一个刚从副食店出来的老大娘,忍不住拦住了他们,笑呵呵地问:“小娃娃,你们这鱼,是家里大人钓的吗?可真厉害!”
王小花最喜欢这种场面了,她挺起小胸膛,大声说:“不是!是我哥哥带我们钓的!我跟小牛哥都钓了好多!”
“呀?你们自己钓的?”老大娘更惊讶了,上上下下地打量着他们,“这么点儿大,就会钓鱼了?还能钓这么多?真是了不得,了不得啊!”
这些毫不掩饰的羡慕和赞叹,让王小牛和小花都觉得与有荣焉,小脸蛋红扑扑的,走起路来,腰杆都挺得笔首。
被人夸奖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
王小虎微笑着应付着路人的搭讪,心里却在冷笑。
‘这还只是开胃小菜呢。’
很快,他们就走到了南锣鼓巷那熟悉的巷口。
王小虎停下脚步,深吸了一口气。
他知道,当他们提着这两桶鱼,走进那条狭窄悠长的胡同,走进那个充满了算计、嫉妒、贪婪的九十五号院邻居们的视线中时……
真正的“情绪盛宴”,才刚刚拉开帷幕。
他掂了掂手里的木桶,感受着那沉甸甸的分量,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他提紧了木桶,迈步走进了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