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线的防御,绝不能让苏联的阴谋得逞。德国的未来,就掌握在我们手中。”
陆军元帅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回应道:“元首,目前我们在东线的兵力相对薄弱,若苏联真的发动大规模进攻,防线可能会面临巨大压力。然而,从意大利抽调兵力回防,又会严重影响我们在意大利的整合进程。意大利的局势刚刚稳定,此时抽调兵力,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不稳定因素,甚至导致我们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而且,意大利的工业对我们的战争经济至关重要,一旦整合出现问题,我们的战争资源供应将受到严重影响。”
空军司令也神色凝重地补充道:“元首,我们的空军力量主要集中在欧洲其他区域,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威胁。如果要应对苏联这近5000架飞机,尤其是在东线战场,我们在数量上可能并不占优势。而且,我们的空军基地分布和战机调配也需要重新规划,以适应可能爆发的东线空战。此外,苏联的防空力量也不容小觑,我们的战机在执行任务时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面对诸多棘手的难题,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德国的霸业正处于如逆水行舟的关键阶段,对意大利的整合是巩固霸权的重要一步,不容有失;而东线苏联的威胁又如同汹涌的暗流,随时可能将德国拖入深渊。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成为摆在德国面前一道极其严峻的课题。我深知,一旦决策失误,德国将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这对于德国而言,无疑是一场灭顶之灾。
与此同时,苏联方面仍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大鲤鱼计划”。他们不断完善作战方案,对参战部队进行高强度、针对性的训练,力求在发动攻击时达到最高的作战效能。苏联的将领们在指挥部内日夜商讨,对着地图和沙盘反复推演,研究德国的防御特点,试图找出突破德国防线的最佳策略。他们分析着德国军队的战术习惯、防御工事的布局以及可能的应对措施,每一个细节都被反复推敲,力求做到万无一失。
在这片风云变幻的欧洲大陆上,德国与苏联之间的紧张气氛愈发浓烈,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压抑。一场决定欧洲命运的大战,似乎己如弦上之箭,随时可能爆发。双方都在等待着那个最佳时机,而这看似平静的表面下,实则己危机西伏,欧洲的未来再次被战争的阴影所笼罩,其命运如同风中残烛,飘摇不定。欧洲大陆的人民,正默默地承受着战争的恐惧与不确定性,不知道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暴将把他们带向何方。
本章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