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投入过多资源。”林悦看着他握着方向盘的手,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忽然想起自己在董事会力排众议时的模样。
“其实可以不用这么……”她想说“冒险”,却被沈逸辰打断:“二十年前你父亲在东南亚被供应商违约时,是我父亲让沈氏新加坡分公司紧急调货。”他目视前方,声音平静却带着力量,“有些情分,是该还的。”林悦这才想起,母亲曾提过早年沈家帮过林家大忙,却从未细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车停在酒店门口时,沈逸辰递给她一个丝绒盒子:“在柏林选的,听说德国工匠做珐琅比较拿手。”打开看到一枚蓝珐琅胸针,图案是莱茵河与黄浦江的交汇。“这样你每次来欧洲,都带着家乡的水。”他语气轻松,林悦却发现他耳尖微微泛红。
深夜整理文件时,林悦在沈逸辰给的法务资料里,发现一张夹着的老照片。泛黄的相纸里,年轻的父亲和沈伯伯站在曼谷港口,身后是满载货物的货轮。照片背面用钢笔写着:“1998,风雨同舟”。她忽然明白,沈逸辰的助力从来不止于商业资源,那是两代人跨越时空的默契传承。
第二天飞往巴符州前,林悦将蓝珐琅胸针别在西装上。手机收到沈逸辰的消息:“巴符州经济部长想见你,我让驻斯图加特的同事准备了中文演讲稿,注意他习惯用手势强调‘工业4.0’。”阳光透过舷窗洒在屏幕上,她回复:“谢谢你,逸辰。”这是她第一次没有叫“沈总”。
飞机冲上云霄时,林悦看着窗外逐渐缩小的柏林城,想起昨晚沈逸辰说的“商业合作就像齿轮咬合,精准之外还要有温度”。或许欧洲市场的挑战依然严峻,但此刻她不再是孤军奋战——那个总在关键时刻递过解决方案,又记得她所有细微喜好的男人,正用沈氏百年的国际资源,为她的梦想搭建着跨越重洋的桥梁。而在齿轮与齿轮的咬合声中,有什么东西正随着莱茵河的水汽,悄悄温润了彼此的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