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一米长的笼子。
“嗯,我正准备去下笼子,这是我编的第二个。”杨承宇点头回应。
安以沫赶忙将手中的手电筒递给杨承宇,夜里出门还是手电筒好用,松油灯容易熄灭。
“行,你自己小心点。”杨建国叮嘱了一句,没有要跟着去的意思。
杨承宇没有立刻出发,他想看看大家都捡了多少田螺,同时还要拿上两个水桶和网抄,顺便再捞会儿鱼再回来。
称完后,杨承宇发现今晚的收获着实不错。方依婉7斤、方依婷5斤、杨清妍11斤、杨承泽12斤、沈梦洁14斤、程千兰14斤、杨建国13斤,安以沫30斤。
一个晚上,方家赚了4块2,杨家赚了6块4。虽然钱还没拿到手,但大家都激动不已。
“这么赚钱的话,明天我都不想犁地了。”杨建国看着本子上记录的重量,嘴角的笑意怎么也藏不住。
仅仅一个晚上,就让他对种田没了兴趣。
毕竟来钱速度太快,一个晚上一家人就能挣六块,要是每天都这样,一个月就能挣一百多。这田还有什么种头呢?
“承宇,这算不算投机倒把啊?”程千兰有些担忧地问道。赚钱虽是好事,但她担心会惹上麻烦。
杨承宇觉得母亲的担忧有道理,不过也不能打击大家的积极性。于是他说道:“只要我们不收购别人的,就不算投机倒把。不过现在确实要低调点,免得招人眼红。”
杨建国附和道:“对对对,财不外露。我们就晚上去,最好去离村子远点的地方。要是别人发现了,就说捡来自己吃的。”
看到家里人都这么机灵,杨承宇放心了。他又交代了几句,便拿上东西出门了。
找到合适的地方布置好捕鱼笼后,杨承宇拿着网抄去捕鱼。
【一只出来遛弯的大甲鱼】
看到这个词条,杨承宇顿时喜上眉梢。甲鱼一斤一块钱,随便一只都能卖几块钱。现在有了网抄,抓它容易多了。
杨承宇迅速冲上前,一下子用网兜按住甲鱼。“不错啊,个头不比上次卖掉的那只小。”看清甲鱼大小后,杨承宇满心欢喜。把甲鱼抓出水面,他用草绳固定好它的四肢,放进水桶里。
“没有头灯还是不太方便,明天看看能不能买几个回来。实在不行,就自己动手用电筒改造,还能多装几节电池。”
杨承宇继续往下游捞,没过多久又有了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