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梨姐姐对不起,您给的地瓜我今早分了一点给邻居,邻居又分给邻居,大家吃了都想买......”
大娘有些紧张地解释:“您说您这里是百宝铺,什么都有,我便告诉大家,让大家在这儿等。!我\?[的¥书_城ˉ~ ±更aeˉ新?%¢最¤快′”
大娘不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不安地看着她。
唐梨本来也是打算把地瓜和玉米卖给有需要的人,现在村民自己找来,这下连广告都不用打了。
笑着安慰大娘:“不会啊,谢谢你大娘,你帮了我大忙。”
大娘听到自己还帮了唐梨,这才卸下负担,露出腼腆的笑容。
“东家,你这儿真的有粮食卖吗?”
村民见唐梨年龄不大,小院子看起来也不像是专门做买卖的铺子,有点怀疑。
“有的,不过今天数量没那么多,每人限购五斤。”唐梨耐心解答。
“我有钱,买多少还不能自己决定吗?”
有人不满,“你这儿到底有没有粮食卖啊?”
“就是,别是诓人的,谁家晚上才做生意?”其他不了解的村民,跟着附和。
“唐梨姐姐不会骗人。”
大娘见大家误会,急得帮唐梨解释。
“那她到底卖什么?咱到现在都没看到她的粮食。”
“咱等了半天,一家子都在等着开锅呢。~看¨书?屋+ .追!最?新?章~节`”
村民们大多是听了风声来的,有些人都没见过真正的地瓜和玉米长什么样。
唐梨给他们解释:“我这里暂时卖地瓜和玉米。”
“这两种东西能饱腹,价格也便宜,只要六文钱一斤,你们若想家人早点吃上饭,就听我的安排。”
“真的?”
城里带糠的糙米都卖到三十五文一斤了,她这儿的那什么地瓜和玉米才卖六文钱,大家听了既兴奋,又有些怀疑。
“如假包换。”
唐梨很快统计出人数,总共有十八人,每人五斤还是够的。
她去屋里拿来袋子,请大娘帮忙装袋。
“嗯!”大娘没想到自己还能帮唐梨姐姐,立马爽快答应。
“现在排好队,想买地瓜还是玉米,买多少,告诉大娘就好。”
唐梨拿出电子秤,按大家需要的斤数称好,超过五斤的她都按五斤算,这样收钱也方便。
“地瓜和玉米整个下锅拿水煮,或者切小块煮粥煮汤喝都可以。”
考虑到很多村民也是第一次见地瓜和玉米,唐梨耐心教他们怎么吃。
这些东西重称,五斤就一大袋了,沉甸甸的,才三十文钱。
这些钱去城里连一斤糙米都买不到。
村民们原先还怀疑,现在眼里露出惊喜,彻底没话说。¢6`1/看?书,网* ,更~新¨最¨快·
有些人还想多买,“东家,我还想再买点,您能多卖吗?”
“是啊,我家里人多,很快就吃完的。”有人附和。
不是不想卖,是没有存货了。
唐梨今晚卖的还是先前给卢锋兄弟剩下的。
“大家放心,明天开始店里不限购,想买多少都行。”
“那价格呢,会不会涨价?”
现在地里干旱,大家这半年来都在花积蓄,手中可用的钱己经不多,太贵的只怕买不起。
唐梨保证:“不会涨价,我这里的地瓜和玉米无论什么时候,一律六文钱一斤。”
“好!”村民这才终于放心,抱着买来的地瓜玉米,高高兴兴回家去。
“累了吧?今天多亏了你。”
跟大娘熟悉了以后,唐梨就叫不出她名字了。
明明是小学生的年龄,她要是左一句大娘,右一句大娘,感觉像是在骂人。
“不累。”
大娘声音清脆,抹了抹脸上的汗珠,从随身的布袋里抓出一把荷包和帕子递过来。
“这些是奶奶当初给人作绣活时,用剩下的布料作的,不值几个钱,若姐姐不嫌弃,便送给姐姐。”
看着大娘亮晶晶的眼睛,唐梨心中不是滋味,对她素未谋面的奶奶多了几分尊敬。
看大娘的穿着,家里日子应该很艰难,但是老人家居然这么体面,知道回礼,怪不得能教出大娘这么懂事的孩子。
唐梨粗略数了一下,荷包有三个,帕子有五只,料子虽然一般,但绣工非常精致。
想了想,决定收下。
“你奶奶的心意,我心领了。这些荷包和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