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你的第一个项目。*如\蚊?王. `吾\错/内_容\”
林姐把一个文件夹放到了宋清言的桌上,“看完,半小时之后来我办公室。”
“我知道了。”
宋清言看到里面的资料,轻挑了一下眉。
这居然是一个公益项目,委托方是市残疾人联合会。
他们希望拍摄一组以无声的力量为主题的宣传海报,主角,是几位在不同领域都取得了杰出成就的听障人士。
项目没有预算,纯义务劳动,而且要求极高,需要拍出人物的尊严、力量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个项目,之前找过好几个摄影师,都被拒绝了。”
林姐看着宋清言,直截了当地说道,“没钱,要求高,吃力不讨好。”
“leo就明确表示过,这种项目就是在浪费他的创作精力。”
宋清言明白了,这既是一个任务,也是一道考验。
“为什么交给我?”
她问道。
“因为你的《脉搏》。”
林姐脸上的表情有些赞许,“你能从一个普通的建筑工人身上,挖掘出那么动人的情感。”
“我觉得你一样能捕捉到这些特殊人群身上的光。”
“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判断。”
她靠在椅背上,继续道:“结果如何,还是要看你的方案和作品。-暁.税¨宅~ \首`发-”
“给你三天时间,我要看到一份完整的拍摄策划案。如果方案可行,工作室会为你配备助理和设备支持。如果不行……”
林姐没有说下去,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好。”
宋清言接下了这个挑战。
回到工位,她又重新看了一遍那些资料。
第一个是一位五十岁的女性舞蹈家。
年轻的时候因病失聪,但却凭借着对地板震动的感知重新回到了舞台。
第二个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面点师。
他听不见外界的声音,就把专注力都投入到面团里,他手下的翻糖蛋糕,精致得像艺术品一样。
第三个是一位退休的老木匠,他手底下的木雕也都像艺术品一样。
……
宋清言没有急着去构思拍摄的场景和光影,而是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通过残联的工作人员,和这几位拍摄对象进行了深入的沟通。
两天后,她把策划案准时放在了林姐的办公桌上。
林姐特意把会议安排在了工作室最大的会议室里,沈慕白、leo,以及工作室的几位核心主创人员,全都在场。
这不仅是一场普通的项目策划会,更是一场对新人的公开考核。
“我的方案主题,叫《听见》。^白,马`书.院/ ¢耕~歆·醉*全?”
宋清言站在投影幕布前,准备开始解说。
“听见?”
leo嗤笑了一声,语气不屑,“他们都是聋子,怎么听见?宋大摄影师,你这个主题,是不是有点太讽刺,太不尊重人了?”
其他几位核心主创人员也议论了一下,有人也觉得这个主题有些冒犯。
宋清言看了leo一眼,按下了遥控器。
幕布上出现她用手机拍摄的,那位舞蹈家在练功房里赤脚起舞的侧影。
“我要拍的,不是他们的残缺,而是他们的完整。”
“我要捕捉的,不是他们听不见什么,而是他们听见了什么。”
宋清言的沉声道:“舞蹈家听见了地板的共振,听见了肌肉的律动,听见了自己心脏为梦想而跳动的声音。”
“面点师听见了面粉和黄油融合时的呼吸,听见了糖霜在指尖融化的声音。”
“老木匠听见了木头纹理的诉说,听见了时光在年轮里沉淀的声音。”
她脸上的表情十分的严肃,接着说道:“他们听见的,是这个世界上,我们这些健全人听不到的声音。”
“也就是生命本身的声音!”
“所以,我的每一张海报,都会有一个核心元素:耳朵的特写。”
“不是残缺的、病态的耳朵,而是专注的、骄傲的、正在聆听的耳朵。”
“它会与人物专注工作的神情,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呼应。”
“我要让每一个看到这组照片的人都明白,他们,从未与这个世界失联。他们只是换了一种更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