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文。!兰~兰/文?学? *免!费\阅^读_
王康得知国多地爆发洪灾,朝廷却拿不出有效的救灾方案。
王康得知后,凭借现代抗洪和救灾知识,毛遂自荐。
朝堂上,赵克带头的大臣们纷纷嘲笑他,但他条理清晰地提出筑堤防洪、疏散民众、建立救灾物资分配点等措施,皇帝半信半疑地让他一试。
王康到了灾区,雷厉风行,指挥民众有序抗洪救灾,很快控制住局面,灾民对他感恩戴德,他在民间名声大噪,皇帝也渐渐开始重视他。
王康又看到官场腐败严重、经济制度混乱,决定进行改革。
他以王府为试点,推行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规范账目,削减不必要开支,还开展商业经营,短短数月,王府产业盈利大幅增长。
同时,他广招民间有才之士,组成智囊团,为改革出谋划策,这些举动引起一些正直官员的关注。
赵克便是改革其中最恼怒的一位,官场的调节让他无法捞取油水。
这日,赵克坐在自家书房,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手中的茶杯被他重重地摔在地上。
“这个王康,简直是不知死活!坏我财路,我定要让他好看!”他咬牙切齿地说道。
一旁的师爷小心翼翼地开口:“大人,王康如今深得陛下信任,正面与他冲突怕是不妥。?微?[}趣^小$说£ >>更?;±新^最¤1£快¥?”赵克冷哼一声:“哼,我自然知晓,所以我们得从长计议,找个万全之策,既能除掉他,又不会引火烧身。”
与此同时,王康在王府中也察觉到了暗流涌动。
幕僚提醒他:“王爷,赵克等人必定不会善罢甘休,近来他们动作频繁,怕是在谋划着什么,王爷需多加小心。”王康神色淡定,微微点头:“我早料到会有这么一天,改革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他们肯定不会轻易放弃。但只要我们行得正坐得端,就不怕他们耍什么花样。”
几日后,赵克进宫面圣,脸上带着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见到皇帝,他立刻跪地哭诉:“陛下,臣有要事启奏。如今王康王爷推行的改革看似一片大好,实则暗藏隐患啊。”
皇帝微微皱眉,放下手中的奏折:“哦?爱卿有何见解,不妨说来听听。”
赵克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陛下,王康改革官场,大力整顿官员,臣听闻不少官员颇有怨言。而且,他选拔官员的标准过于新奇,许多没有背景但所谓‘有能力’之人进入官场,这些人来路不明,万一其中混有奸细,危害我朝社稷,那可如何是好啊。*0!0-小!说~网` ?最_新.章^节\更?新/快_”
皇帝听后,神色变得凝重起来:“爱卿所言不无道理,此事朕会多加留意。”
赵克心中暗喜,继续添油加醋:“陛下,还有一事。近日臣听闻王康王爷在王府中豢养了许多奇装异服、言行怪诞之人,日日与他们密会,也不知在谋划些什么。陛下,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皇帝的脸色愈发难看,沉思片刻后说道:“朕会派人调查清楚,若真有此事,朕绝不姑息。”
另一边,王康也收到了消息,得知赵克在皇帝面前进谗言。
他没有丝毫慌乱,反而决定主动进宫面圣,把事情说清楚。
见到皇帝后,王康不卑不亢地行礼:“陛下,臣听闻有人在您面前诋毁臣,说臣改革有弊,还怀疑臣有不轨之心,臣恳请陛下彻查。”
皇帝看着王康,目光中透露出一丝审视:“王康,赵克所言,你可有什么要解释的?他说你选拔官员标准奇特,恐有奸细混入。”
王康神色坦然,大声说道:“陛下,臣选拔官员,确实不拘一格。但这是为了给我朝选拔真正有才能之人,那些人虽无背景,却有治国安邦之能。臣制定了严格的审查流程,每一个进入官场之人都经过层层筛选,绝无奸细混入之可能。至于豢养异人之事,更是无稽之谈。那些人是臣招募的工匠、学者,他们有各自的专长,臣与他们交流,是为了学习新的知识,探索治国之法,为我朝的发展出谋划策。”
皇帝听后,微微点头:“你所说朕会派人核实。但你改革官场,确实触动了不少人的利益,如今怨言颇多,你可有应对之策?”
王康向前一步,坚定地说道:“陛下,改革必然会有阵痛,那些怨言不过是被触及利益之人的垂死挣扎。臣相信,只要改革成效显现,百姓安居乐业,朝堂清正廉洁,这些怨言自然会消失。请陛下给臣一些时间,臣定不负陛下重托。”
皇帝沉默良久,最终说道:“好,朕再给你一些时间。但你务必谨慎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