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结束后第三天,刘好仃一早走进办公室,还没坐下,小张就风风火火地冲了进来。&E3¤Z???小/·]说*网¥: ???免^o2费2\阅?$读?#!
“刘哥!你快看这个!”他把一台笔记本电脑啪地放在桌上,屏幕上是一封又一封的邮件提示音不断弹出,“从昨晚到现在,我们已经收到了三十多封国际订单确认函,还有十几家客户在排队咨询后续合作的事儿!”
刘好仃接过鼠标,轻轻滑动页面,脸上露出一丝笑意:“看来咱们这次没白折腾。”
窗外阳光明媚,玻璃厂的厂房反射着金光,仿佛连空气都变得轻盈起来。工人们已经开始陆续到岗,机器声此起彼伏,整个厂区像被注入了新的活力。
但很快,问题也接踵而至。
“这些订单来自十多个国家,每个国家的语言、付款方式、交货时间都不一样。”小张皱眉道,“而且有些客户的订单特别急,说希望两周内就能看到样品。”
“两周?”刘好仃挑了挑眉,“这可不是个轻松的任务。”
为了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幸福烦恼”,他们立刻启动了紧急会议机制。′e/z-l^o·o_k\b,o\o/k/.¨c!o`m′
懂英语的小李主动请缨:“我来负责和欧洲客户对接,他们的订单虽然量不大,但要求细致,得一个个确认清楚。”
懂日语的小陈也举手:“岛国那边的客户对细节把控很严,我之前跟他们沟通过几次,沟通还算顺畅。”
非洲那边的客户沟通稍微麻烦些,但团队里有个曾在海外留学的年轻人,对当地语言和文化略知一二,临时充当起了翻译和联络人。
“咱这不是一下子变成联合国代表处了吗?”有人打趣道。
大家笑归笑,手上可一点没停。会议室变成了临时指挥中心,电话、视频会议、即时通讯工具轮番上阵,各种语言交织在一起,像是开了个小型世界博览会。
到了晚上,小李还在跟一位欧洲客户开线上会议。对方是个挺有个性的设计师,对产品的颜色和纹理提出了不少想法。
“他说如果能在玻璃表面加入一些自然元素,比如树纹或者水波纹的效果,会更有市场吸引力。”小李边翻译边记笔记。
刘好仃听后点点头:“这个建议不错,回头让设计组研究一下。`秒/章/节.小?说,网\ !更\新?最!全-”
这一夜,办公室灯火通明。每个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挑战做准备,虽然累,但心里都透着一股劲儿——他们的产品,真的要走向世界了。
第二天上午,刘好仃带着整理好的报告去找厂领导汇报情况。
“这是目前收到的订单汇总,主要集中在欧洲、亚洲和非洲几个市场。”他一边展示图表,一边解释,“订单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三倍,而且很多客户表达了长期合作的意愿。”
厂领导翻看着数据,眉头舒展了不少:“干得不错啊,没想到你们真把国际市场打开了。”
“接下来最大的问题是产能。”刘好仃如实说道,“如果按照现有生产线的速度,恐怕很难满足这些订单的交付时间。”
厂领导沉思片刻,点了点头:“这个我理解。不过,既然打开了国际市场,我们就得做好准备迎接更大的挑战。”
临走前,厂领导提醒了一句:“国际市场的政策变化快,尤其是环保标准这块,你们得多留心。”
这句话像一颗种子,在刘好仃心里悄悄埋下。
回到会议室后,他立刻组织团队讨论应对订单需求的初步方案。
“现在最要紧的是解决产能问题。”刘好仃开门见山,“我们要确保每一张订单都能按时完成。”
有人提出可以加班加点赶工,但也有人担心这样会影响产品质量。
“我觉得我们可以考虑引入外部协作资源。”一个声音从角落传来,“比如找一些信誉好的供应商,分担一部分生产任务。”
这话引起了一阵讨论。
“这个提议不错。”刘好仃点头,“不过我们得先评估一下哪些环节适合外包,哪些必须自己把控。”
于是,大家开始分工梳理生产流程,找出可以优化的地方。有人负责测算成本,有人负责联系潜在合作伙伴,还有人负责制定质量监控标准。
“咱们不能因为订单多了就乱了阵脚。”刘好仃总结道,“每一单,都是我们品牌的背书。”
会议结束时,已经是下午四点多。大家走出会议室,阳光正好,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忙碌后的踏实感。
“刘哥,你说咱们以后会不会在更多国家看到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