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
写完第一章节,他伸了个懒腰,站起身走到窗边。
厂区的夜灯亮了起来,远处的熔炉依旧红彤彤的,像是永远不会熄灭的心脏。
他拿出手机,给阿梅回了条消息:
“你那边再查一查,有没有其他年份也有类似修改痕迹。”
发送成功。
刚放下手机,电话响了。
是厂长。
“老刘啊,听说你要搞培训计划?”
刘好仃愣了一下,随即答道:“对,准备先从几个班组开始试点。”
“挺好。”厂长语气轻松,“我也觉得光靠设备不行,还得靠人。你有什么需要支持的,尽管提。”
挂了电话,刘好仃站在原地,看着窗外那一片灯火通明的厂区,忽然觉得肩上的担子轻了一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二天一早,刘好仃就召集了首批试点班组开会。
十几号人挤在一间小会议室里,有年轻人也有老师傅。
“今天我们不讲大道理,就说一件事。”刘好仃拿着打印好的《环保执行手册》初稿,“以后咱们干活,要有章法。”
他翻开手册,指着其中一页:“比如这个除尘设备的启动流程,过去大家凭经验,现在不一样了,必须按照这里写的顺序来,一步都不能少。”
一个年轻工人举手:“刘哥,要是遇到特殊情况呢?比如突然停电怎么办?”
“问得好。”刘好仃笑着点点头,“手册里专门留了‘应急处理’这一章,里面写了各种突发状况下的操作建议。”
另一个老师傅皱眉:“那万一记不住呢?”
“所以我们会组织培训。”刘好仃递给他一份资料,“每次培训完都要测试,合格了才能上岗。这不是为难大家,是为了咱们自己。”
教室里渐渐热闹起来,有人开始翻手册,有人低声讨论。
刘好仃站在前面,看着这群熟悉的面孔,心里踏实了许多。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但他也相信,只要开始了,就不会停下来。
中午吃饭的时候,小王凑过来,咬着筷子说:“刘哥,我发现手册里有一处写错了。”
“哪一条?”
“第十五条,关于废水排放口的温度控制值,写成35c了,实际应该是40c。”
刘好仃接过手册,仔细看了几眼,眉头微微皱起。
“你确定?”
“确定。”
刘好仃低头想了想,忽然抬头问他:“这份手册是你上午分发下去的?”
“对啊,第一批试点班组都有。”
“那你再问一下其他人,是不是也都看到这条了?”
“行,我这就去。”
刘好仃坐在饭桌旁,手里捏着手册,眼神落在那行数字上。
他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如果连他自己都没发现这个错误,那其他人会不会也在执行错误的标准?
想到这儿,他猛地站起来,朝会议室走去。
他得重新校对一遍。
不止是这一条。
而是整个手册。
因为标准满足措施,不只是写出来,更重要的是,它必须是对的。
而且,得每个人都信它。
否则,再多的培训、再细的制度,也只是纸上谈兵。
他走进会议室,拿起笔,在手册封面上写下一句话:
“标准,不是用来贴墙的,是用来刻进骨子里的。”
然后,他打开了电脑。
喜欢深圳玻璃厂打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