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的战斗力,更关乎战士们在战场上的安危。
一日早朝过后,李承乾留下了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几位心腹大臣,兴致勃勃地说道:“诸位爱卿,朕近日苦思,欲制作一款新型马鞍,以提升我大唐骑兵之战力。今日召你们前来,便是想听听你们的看法。”
长孙无忌微微一愣,随即拱手说道:“陛下心系军事,实乃我大唐之幸。!j+j·w\x¨c¨.,i¨n^f-o.只是这马鞍制作,需考虑诸多因素,不知陛下心中可有具体想法?”
李承乾笑着点头,走到一旁的书桌前,展开一幅画,上面详细描绘着新型马鞍的设计草图。“诸位爱卿请看,朕设想的这款马鞍,前后鞍桥要加高加固,如此可在骑兵冲锋时,更好地固定骑手,防止其坠马。而且,这鞍座要更加贴合人体,减轻骑手长时间骑行的疲劳。”
房玄龄凑近仔细端详,眼中露出赞许之色:“陛下此设计精妙至极。只是制作如此复杂的马鞍,对工匠技艺和材料要求颇高,不知陛下打算如何着手?”
李承乾胸有成竹地说道:“朕己命人在民间寻找能工巧匠,同时,宫内库府也有不少优质皮革和金属材料可供使用。朕还想亲自参与到制作过程中,与工匠们一同探讨改良。”
魏征听后,微微皱眉,上前谏言:“陛下,您日理万机,乃一国之君,亲自动手制作马鞍,恐有失体统,还望陛下三思。”
李承乾笑着摆摆手:“魏爱卿,朕明白你的担忧。但朕以为,凡事只有亲身体验,才能发现其中关键。况且,制作马鞍一事关乎我大唐骑兵战力,朕亲自参与,也能更好地把控进度与质量。”
见李承乾主意己定,魏征也不好再劝,只得说道:“陛下圣明,既有此决心,臣等自当全力支持。只望陛下在操劳此事时,也莫要忘了朝政大事。”
李承乾点头称是。随后,他便带着几位大臣来到了宫中专门的工坊。工坊内,早己召集了从民间各地选拔而来的能工巧匠。
李承乾亲切地对匠人们说道:“各位师傅,朕今日前来,是想与你们一同制作一款新型马鞍。朕有一些想法,还需各位师傅凭借精湛技艺,将其化为现实。”
一位年长的工匠站出来,恭敬地说道:“陛下放心,我等定当竭尽全力。只是这前后鞍桥加高加固,可能会增加马鞍重量,对马匹负载和骑兵灵活性有一定影响,不知陛下有何应对之策?”
李承乾沉思片刻,说道:“师傅所言极是。我们可尝试选用轻便且坚固的材料,如精钢打造鞍桥框架,再以皮革包裹,如此既能保证强度,又可减轻重量。至于鞍座,可采用多层柔软皮革叠加,中间填充羊毛等柔软之物,使其更加贴合人体。”
匠人们纷纷点头,对李承乾的想法表示认可。
在李承乾全身心投入新型马鞍制作的日子里,消息不胫而走,传到了后宫。长孙无垢听闻儿子如此用心于军事装备,心中既欣慰又好奇,便带着李秀宁与李丽质一同前往工坊参观。
当她们踏入工坊时,只见李承乾正与匠人们围在一张工作台前,专注地研究着一块成型的鞍桥。他的衣衫上沾了些油污,额头上也微微沁出汗珠,但眼神中满是兴奋与专注。
长孙无垢看着儿子认真的模样,眼中满是慈爱与欣慰,轻声说道:“承乾如此尽心尽力,实在难得。”
李秀宁则目光敏锐地扫视着西周,看着那些尚未完成的马鞍部件和各种制作工具,赞叹道:“没想到,制作一副马鞍竟有如此多的工序和讲究。”
李丽质更是一脸新奇,蹦蹦跳跳地凑近去看,说道:“皇兄平日里处理朝政就够繁忙了,没想到还有这般闲情钻研马鞍制作,真是厉害。”
这时,李承乾察觉到有人进来,抬起头,看到长孙无垢等人,先是一愣,随即笑着迎了上来:“母后,姑姑,妹妹,你们怎么来了?”
长孙无垢笑着说道:“听闻你整日在此忙碌,为制作新型马鞍费尽心思,我们便想来看看。”
李承乾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让母后和姑姑妹妹见笑了。这新型马鞍对我大唐骑兵至关重要,儿臣想着能亲自参与,或许能更快更好地完成。”
李秀宁走到工作台前,拿起一块精心切割的皮革,仔细端详着说道:“承乾,这马鞍的设计确实巧妙,只是这皮革虽质地优良,但长时间日晒雨淋,怕是容易损坏。”
李承乾眼睛一亮,说道:“姑姑所言极是,儿臣也正为此事烦恼。不知姑姑可有良策?”
李秀宁思索片刻后说道:“我曾听闻西域有种特殊的油脂,涂抹在皮革上,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