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宫的囚室里,李世民和李泰依旧被困其中,对外面的局势变化所知有限。′三¨叶′屋? -追_蕞+欣′章?截_然而,当李承乾初战告捷的消息传来时,两人皆是一脸的难以置信。
李泰瞪大了眼睛,满脸震惊地说道:“父皇,这……这怎么可能?李承乾真的做到了?他们深入突厥腹地,还能在遭遇埋伏的情况下取得胜利?”
李世民也是微微一怔,随后缓缓回过神来,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既有震惊,又带着些许欣慰。“看来,是我们小瞧承乾了。他能在如此复杂的局势下指挥若定,让大军化险为夷,足见其能力。”
李泰忍不住在囚室里来回走动,口中嘟囔着:“没想到,他竟然真的成功了。原本以为他此次行动太过冒险,没想到还真让他打出了一场胜仗。”
李世民微微点头,说道:“承乾此举,不仅展现了他的军事指挥才能,更说明了新型马鞍对我军战力的提升确实起到了关键作用。看来,他在这方面的坚持是对的。”
李泰停下脚步,看向李世民,犹豫了一下说道:“父皇,之前我们还觉得他步子迈得太大,现在看来,是我们目光短浅了。李承乾能有这样的成就,大唐或许真的能在他的治理下更加繁荣昌盛。”
李世民长叹一声,说道:“是啊,我们身处囚室,对局势的判断难免局限。如今看来,承乾有勇有谋,懂得把握时机,此次若能彻底击败突厥,大唐的边疆将安稳许多,他的威望也将在朝中与民间进一步提升。”
李泰若有所思地说道:“那之后大唐或许会迎来一段和平发展的时期,李承乾也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在国内的建设上。”
李世民微微眯起眼睛,仿佛看到了大唐未来的繁荣景象,说道:“希望如此吧。此次胜利只是开始,后面的路还长,就看承乾如何继续引领大唐前行了。”
大唐军队初战告捷后,士气如虹。李靖深知此时士气的重要性,决定乘胜追击,不给突厥喘息之机。大军继续向突厥腹地深入,一路上,突厥的小股部队纷纷望风而逃。
然而,当唐军来到一片广袤的草原时,遇到了突厥的主力部队。突厥可汗阿史那贺鲁亲自率军布阵,试图与唐军展开一场决战。他骑在高大的战马上,看着严阵以待的唐军,心中既愤怒又有些忌惮。\x·q?i+s,h¢e*n¢.?c_o′m¢
“这些大唐人,竟敢深入我草原,今日定要让他们有来无回!”阿史那贺鲁大声吼道,手中的马鞭指向唐军。
李靖望着对面的突厥主力,神色凝重。他深知,这将是一场硬仗。“传令下去,全军保持阵型,不可慌乱。骑兵准备冲锋,弓弩手随时待命,听我指挥!”
随着李靖一声令下,大唐骑兵率先发起冲锋。马蹄声如雷,新型马鞍让骑兵们在冲锋时更加迅猛且稳定。他们如同一把利刃,首插突厥军阵。突厥骑兵也毫不示弱,迎头而上,双方瞬间混战在一起。
战场上喊杀声震天,刀光剑影闪烁。大唐骑兵凭借着新型马鞍带来的优势,在马上的格斗中占据了一定上风。但突厥骑兵熟悉草原地形,且作战风格剽悍,他们不断地从侧翼迂回包抄,试图打乱唐军的阵型。
李靖在后方密切关注着战局,他看到突厥骑兵的迂回战术,立刻做出反应:“传令步兵上前,组成盾墙,阻挡突厥骑兵的迂回。弓弩手,向突厥骑兵侧翼放箭,压制他们的攻势!”
唐军步兵迅速行动,一排排盾牌竖起,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挡住了突厥骑兵的迂回路线。与此同时,弓弩手万箭齐发,密集的箭雨射向突厥骑兵侧翼,突厥骑兵顿时阵脚大乱。
阿史那贺鲁见状,心急如焚。他亲自率领一队精锐骑兵,向着唐军的盾墙冲去,试图冲破防线。“跟我冲,冲垮他们的盾墙!”阿史那贺鲁挥舞着长刀,大声呼喊。
李靖看到阿史那贺鲁亲自冲锋,眼中闪过一丝寒光:“机会来了!传令骑兵,佯装败退,引突厥主力追击,然后两侧骑兵包抄,将他们合围!”
大唐骑兵接到命令后,开始佯装败退。阿史那贺鲁以为唐军抵挡不住,大喜过望,立刻下令全军追击。“追,不要放过一个大唐人!”
然而,当突厥骑兵追击一段距离后,突然,唐军两侧杀出两支骑兵,如两把钳子一般,迅速将突厥骑兵合围起来。阿史那贺鲁这才意识到中计,但为时己晚。
“不好,我们中埋伏了!快突围!”阿史那贺鲁大声喊道。
突厥骑兵在包围圈中拼命挣扎,试图突围。但唐军的包围圈越来越小,且士兵们作战英勇,突厥骑兵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