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大步流星进入殿内,单膝跪地,高声奏道:“陛下,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己被臣押解至此,听候陛下发落。此次讨伐吐谷浑,仰仗陛下天威,我军大获全胜,吐谷浑己无力再战。”
李承乾端坐在龙椅之上,神色威严,目光扫向被押解在殿中的慕容伏允。·天¢禧¨暁/税?王′ +免¨费′越-黩·慕容伏允低着头,不敢首视李承乾的目光,浑身微微颤抖。
“慕容伏允,你可知罪?”李承乾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慕容伏允赶忙伏地磕头,战战兢兢地说道:“陛下,罪臣知罪。罪臣管教无方,致使使臣冒犯天颜,又妄图与大唐为敌,实在罪该万死。恳请陛下开恩,饶罪臣一命。”
殿内大臣们纷纷进言,有的主张严惩慕容伏允,以儆效尤;有的则认为应恩威并施,为大唐树立仁义之邦的形象,使周边各国诚心归附。
李承乾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慕容伏允,朕本可将你就地正法,以泄我大唐之愤。但朕心怀天下,不愿多生杀戮。若朕杀你,恐周边各国以为我大唐残暴,不利于天下太平。”
慕容伏允听闻,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连忙再次磕头谢恩:“陛下圣恩,罪臣感激涕零。”
李承乾接着说道:“然而,你必须为你的行为付出代价。从今往后,吐谷浑需年年向大唐进贡,贡品不得有丝毫短缺。你要约束好你的子民,不得再对大唐边境有任何侵扰。若再有冒犯,朕绝不轻饶!”
慕容伏允忙不迭地应道:“是,陛下放心,罪臣定当遵守约定,绝不敢再有二心。”
李承乾看向李靖,说道:“李将军,此次出征,你战功赫赫。朕封你为一等国公,加食邑三千户,以表彰你的卓越功勋。”
李靖赶忙跪地谢恩:“陛下厚爱,末将万死不辞。这都是陛下英明领导,将士们奋勇杀敌的结果,末将不敢居功。”
李承乾又对众大臣说道:“此次讨伐吐谷浑,不仅展现了我大唐军队的英勇,也让天下看到了我大唐维护尊严的决心。但战争终究是为了和平,朕希望通过此次教训,周边各国能与大唐友好往来,共同促进天下的繁荣。”
众大臣齐声高呼:“陛下圣明!”
随后,李承乾下令厚待慕容伏允,但限制其行动自由,将其安置在长安一处府邸内,实则是将他作为人质,以确保吐谷浑遵守约定。同时,他派遣得力官员前往吐谷浑,协助其整顿内政,稳定局势,促进吐谷浑与大唐的经济文化交流。
在朝堂之外,百姓们对李承乾的处理方式纷纷称赞,认为陛下既有雷霆手段,又有宽宏大量之心。而周边各国得知李承乾对慕容伏允的处置后,无不敬畏大唐的威严与仁义。他们纷纷派遣使者前来长安,再次表达与大唐交好的意愿,并送上丰厚的礼物,以示诚意。
在后宫之中,长孙无垢、李秀宁和李丽质也为李承乾的胜利而感到骄傲。长孙无垢欣慰地对李秀宁说道:“承乾这孩子,如今越来越有帝王风范了。此次处理吐谷浑之事,恩威并施,实在妥当。”
李秀宁点头赞同:“是啊,嫂嫂。承乾能如此果断地应对外敌,又能以仁义之心安抚,想必大唐的威望又将更上一层楼。”
李丽质则满脸自豪地说:“皇兄就是厉害!以后那些国家肯定都不敢再小瞧我们大唐了。”
在东宫那略显昏暗的囚室中,李世民和李泰依旧被困于此,对外面世界的风云变幻,他们只能通过偶尔传来的只言片语去猜测。当李承乾成功讨伐吐谷浑,并以恩威并施之策妥善处理战后事宜的消息传来时,两人皆被深深地震撼了。
李世民正坐在破旧的床榻上,手中的书卷不自觉地滑落,眼神中满是难以置信。“你……你说什么?承乾竟然成功讨伐了吐谷浑,还处理得如此妥当?”他看向前来传信的侍卫,仿佛要从对方眼中确认这消息的真实性。
李泰也是一脸惊愕,原本正在踱步的他,瞬间停住了脚步。“这怎么可能?之前我们还觉得他研究水稻是不务正业,没想到他在军事和治国上竟有如此手段。”
侍卫恭敬地重复道:“太上皇,确有此事。如今长安城百姓都在传颂陛下的英明神武,周边各国也纷纷遣使交好。”
李世民缓缓起身,走到囚室的角落,望着窗外那一方狭小的天空,心中五味杂陈。“承乾啊承乾,朕真是小看你了。从研究杂交水稻,到成功讨伐吐谷浑,你所展现出的能力和谋略,远远超出了朕的想象。”
李泰皱着眉头,脸上带着复杂的神情说道:“父皇,看来我们之前对他的看法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