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78小说网 > 大唐:太子被废流放,我爆兵称帝 > 第122章 风云际会

第122章 风云际会

方面,或许还有提升空间。我们可组织一批工匠,对现有的各类船只进行拆解研究,分析其优缺点,从而加以改进。”

一位来自民间的老工匠也站出来说道:“陛下,老汉在造船行业摸爬滚打几十年,深知材料对于船只的重要性。如今我们造船大多使用本地木材,但有些海外木材质地坚硬、耐腐蚀,若能引进这些木材,再结合我们的工艺,造出的船只必定更加坚固耐用。”

李承乾听后,点头表示认可:“二位所言极是。工部侍郎,你即刻挑选一批精干的工匠,成立专门的研究小组,对现有船只进行拆解研究,务必在最短时间内拿出改进方案。至于老工匠所说的海外木材,朕会安排专人负责此事,尽快引进合适的材料。”

这时,一位学者模样的人站出来说道:“陛下,除了工艺和材料,造船理论也至关重要。臣近日研读古籍,发现前人在造船方面留下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和理论,但大多零散。我们可组织人力,对这些古籍进行系统整理,结合当下实际情况,形成一套完整的造船理论体系,为今后的造船技术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李承乾大喜:“此计甚好。朕命你负责此事,召集一批饱学之士,尽快整理出相关理论。另外,朕听闻海外有些国家在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方面颇为先进,我们可派遣使者前往学习交流,将他们的先进技术引进回来。”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造船技术研究行动在大唐展开。工部侍郎挑选的工匠们日夜忙碌,将一艘艘典型的船只拆解又组装,详细记录每个部件的设计与功能,分析如何改进能让船只性能更优。负责引进海外木材的官员也积极与各国商人联系,探寻合适的木材来源,并研究如何运输回国。那位学者则带领一群文人,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寻找与造船相关的记载,进行细致的梳理和总结。

与此同时,李承乾派出的使者也踏上了出访海外的征程。他们带着大唐的国书和礼物,前往那些以造船和航海技术闻名的国家。在一个名为扶桑的岛国,使者们受到了当地国王的热情接待。扶桑国的造船技术别具一格,他们的船只在抵御风浪方面有独特的设计。使者们虚心向当地工匠请教,详细记录他们的造船工艺和技术要点。在另一个遥远的国度,使者们发现那里的船只使用了一种特殊的风帆装置,能更好地借助风力,提高航行速度。使者们不仅学习技术,还邀请了一些当地的优秀工匠和学者,希望他们能前往大唐,共同交流和促进造船技术的发展。

几个月后,各方都取得了一些成果。工匠们经过反复试验,改进了船只的龙骨结构,使船只更加坚固,能承载更大的重量。

李承乾得知这些进展后,十分欣慰。他下令在长安郊外建立一个大型的造船厂,将各方成果应用到实际造船中。这个造船厂规模宏大,汇聚了大唐各地的能工巧匠,还有从海外请来的专家。在造船厂的建设过程中,李承乾经常亲自前来视察,询问工程进度和遇到的困难。

随着第一艘融合了新技术和新材料的船只开始建造,整个大唐都对其充满期待。工匠们按照新的设计方案,精心打造每一个部件。铁木被用于关键部位的构建,新的龙骨结构让船体更加稳固,改良后的风帆和船桨也准备就绪。经过数月的紧张施工,这艘名为“远洋一号”的船只终于建成下水。

“远洋一号”下水那天,场面十分壮观。李承乾带领一众大臣亲临现场,百姓们也纷纷赶来围观。当“远洋一号”缓缓驶入水中,平稳地漂浮在水面上时,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为了测试船只的性能,李承乾安排了一次试航。“远洋一号”在江面上乘风破浪,航行速度明显快于以往的船只,而且在转弯、掉头等操作上更加灵活。试航结束后,负责试航的将领兴奋地向李承乾汇报:“陛下,此船性能卓越,远超以往船只。无论是航行速度、承载量还是稳定性,都堪称一流。”

李承乾听后,龙颜大悦:“好!这只是开始,朕要让大唐的船只遍布西海。继续研究改进,造出更多更先进的船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