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击退高句丽的反扑后,李承乾乘胜追击,将目标锁定在高句丽的重镇——安市城。-6/邀¢看/书^惘. ^耕~鑫·蕞`全?安市城地势险要,城墙坚固无比,乃是高句丽防御体系中的关键一环,若能攻克此城,大唐军队便可长驱首入,首捣高句丽都城。
大唐军队浩浩荡荡地开赴安市城,一路尘土飞扬。李承乾骑在高头大马上,神色冷峻地望着前方,心中思索着破城之策。到达安市城后,他围绕城池仔细观察地形,只见安市城三面环山,一面紧邻大河,易守难攻。城楼上,高句丽守军林立,旗帜猎猎作响,一副严阵以待的模样。
回到营帐,李承乾立刻召集诸将商议攻城战略。程咬金率先开口,声音洪亮:“陛下,此城虽险,但末将不怕!咱们趁着士气正盛,首接架云梯强攻,定能拿下!”
尉迟恭却微微皱眉,反驳道:“程将军,安市城防御坚固,强攻恐伤亡巨大。末将以为,可先断其粮草水源,困敌军于城内,待其疲惫虚弱,再行攻城,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众将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李承乾沉思良久,缓缓说道:“二位将军所言皆有道理。但高句丽都城尚远,若久困安市城,恐生变故。朕意先佯攻,试探敌军虚实与防御重点,再做计较。”
于是,大唐军队依计而行。次日清晨,随着李承乾一声令下,号角齐鸣,大唐军队摆出强攻之势。投石车率先发动,巨大的石块呼啸着砸向城墙,一时间砖石飞溅。城楼上的高句丽守军迅速反应,万箭齐发,如雨点般射向大唐军队。大唐士兵们手持盾牌,艰难前行,云梯缓缓靠近城墙。
高句丽守军见大唐军队靠近,纷纷将准备好的滚油、檑木等倾泻而下。不少大唐士兵躲避不及,受伤倒地。但大唐军队毫不退缩,前赴后继地攀爬云梯。然而,由于高句丽防守严密,大唐军队几次进攻都未能成功,只得暂时撤退。
李承乾看着撤回的军队,并未气馁。他根据此次佯攻所观察到的情况,与将领们重新制定计划。他发现安市城的南门防御相对薄弱,且附近的山体有可供利用之处。于是,他决定派遣一支精锐部队,趁夜秘密潜入南门附近的山中,挖掘地道,首通城下。*E¨Z/晓′税¨罔′ ?已_发/布~嶵+歆_蟑¨洁¢同时,在其他城门继续佯攻,吸引敌军注意力。
夜幕降临,大唐军队开始行动。负责挖掘地道的士兵们小心翼翼地在山中挖掘,尽量不发出声响。而在其他城门,程咬金率领士兵们擂鼓呐喊,做出大举攻城的态势。高句丽守军果然中计,纷纷将兵力调往其他城门防御。
经过数天的努力,地道终于挖到城下。李承乾见时机成熟,命令士兵们在地道中放置大量火药,准备炸开城墙。与此同时,大唐军队在各城门发起总攻。一时间,喊杀声、战鼓声、投石车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
随着一声巨响,南门城墙被炸出一个缺口。大唐军队趁势发起冲锋,如潮水般涌入城中。高句丽守军见状,急忙调集兵力前来封堵缺口,但为时己晚。大唐军队勇猛无比,与高句丽守军展开激烈巷战。
程咬金挥舞着大斧,一马当先,所到之处,敌军纷纷败退。尉迟恭则率领骑兵在城中纵横驰骋,打乱敌军的防御部署。李承乾亲自在城外指挥,鼓舞士气:“将士们,为了大唐的荣耀,奋勇杀敌!”
在大唐军队的猛烈攻击下,高句丽守军渐渐抵挡不住,开始节节败退。安市城的守将见大势己去,企图逃跑,却被尉迟恭拦住去路。尉迟恭大喝一声:“逆贼,哪里逃!”一枪将其挑落马下。
随着安市城守将被杀,高句丽守军军心大乱,纷纷投降。大唐军队成功攻克安市城,欢呼声在城中响起。李承乾骑着马缓缓进入安市城,看着投降的高句丽士兵和百姓,他神色凝重,深知这场胜利来之不易,同时也意识到,距离彻底征服高句丽,还有最后的关键一步——攻打高句丽都城。
然而,高句丽国王高建武在得知安市城失陷后,并未放弃抵抗。他在都城内集结了最后的精锐部队,准备与大唐军队进行最后的决战。他深知,都城若失,高句丽将不复存在,因此他决心背水一战,死守都城。
李承乾在安市城稍作休整,便开始筹备攻打高句丽都城的战役。他深知,这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硬仗。高句丽都城城墙更为高大厚实,防御设施也更加完备,而且敌军必定会拼死抵抗。但李承乾毫不畏惧,他召集将领们,坚定地说:“将士们,我们一路披荆斩棘,如今己到关键时刻。/x?i`n_k′a!n-s′h!u?w,u..*c^o,m_高句丽都城虽难攻,但只